水帖:关于哲学系学生的日常

比较好奇 学习的开始的“去图书馆”具体是指做什么呢?看这节课的reading吗 想自己的paper 还是别的什么?

大概是去图书馆进行任意形式的自学吧

1 Like

我们上的课都是翻来覆去讲这个哲学家,那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了啥啥啥,黑格尔说了啥啥啥,马克思说了啥啥啥,尼采说了啥啥啥,这些还用上课去听?更何况有的老师就直接念教案。

好不容易遇到核心问题几句话带过,真心不知道课的意义在哪,还要随机点名。也就逻辑课还像个课,还带着大家一起搞证明,要不然真心想退所有课。

2 Likes

你这样会让我不敢申请UCL的……

说到心里去了。我们也是,2/3的课程负责串人名,期末疯狂背书,开学基本什么都不记得,感觉特别浪费生命。

主要就是看reading以及发展自己的想法吧,我昨天看德国某硕士项目某个module介绍“见面总时长20小时,课后学习150小时”,对于我来说非常真实hhh

啊那不必hhh,这个和选课也有关系。确实有很大一部分seminar被学生里边很愿意说话的几个人占据,大家下课后背后议论的都是“那那谁根本不看文献就在那说”。但同时也有一些课不是这样的,譬如还有一些lecture形式的课也被系里的人吐槽,老师进教室开始死亡朗读那种(对就是我导师…)。我昨天似乎说得略夸张了一些(sry
anyway,ucl总体气氛很好的,课开得不算全但有很多amazing的课,我还挺满意的(作为一个抱着补课心态来读taught的分析哲学入门选手来说

2 Likes

我本科学校也是这情况,西哲史俩学期从泰勒斯到费希特,基本没学到啥。
但我前段时间听一个在川大修过二学位的同学说,他们的西哲史2,老师放飞自我几乎花了一个学期讲笛卡尔和有关的各种当代讨论。我觉得很神奇?

1 Like

我们哲学系这学期在做一个尝试性质的哲学导论,就是形而上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和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和哲学史,每个模块三节课,请不同的老师来讲,算是迈出改革第一步吧

2 Likes

我们这学期新来了一个老师,放飞了一下,欧哲史上一个学期只讲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从英文版原文开始。感觉学到很多。
还是希望有些老师能在讲哲学史时放飞自我(。

听起来不错,我们有个读现象学原著的课不过我还没上过

lambda…?你是uoft的吗?我认识一个数学系的男生网名是lambda哈哈哈

嘿嘿并不是 :wink:

刚刚定了个一天看五本计划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