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向经验贴] MA经历能够让你顺利申到PhD吗?读MA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置顶帖里发过,在读了三年的加拿大硕士之后,我最终在这一轮的博士申请里被全拒了。从二月就开始仔细反省,发现自己可能把读MA能踩的坑快踩光了,到如今有一些非常个人向的经验可以提供给想继续学术生活,如今想读或者即将就读北美MA的同学们。

就我的个人经历与个人观察来说,一个MA并不能让你顺理成章地申到博士。什么样的人又需要读MA又能够顺利地在就读MA后申到甚至申到很好的博士项目呢?一个有着研究方向,研究水平已经不错,只是欠缺了一些MA能提供的关键因素的研究者。比如说你不是哲学本科,你的哲学课程GPA有点低,你的英语很差到影响了你的写作,你离一篇好的ws只差时间,你的推荐信不是强推,或者你的推荐信是中国不懂英文教授的胡言乱语。只要你自己的研究内容初始质量不低,两年的北美MA大概率能够弥补这些缺陷,帮助你顺利地申上博士项目。

但是,有一些像我一样的同学,你可能研究方向模糊,独立研究水平不佳。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在MA项目中格外小心。即使你和上一段中提及的缺陷基本没有关系,你在硕士项目中也会更容易踩坑,并且一个看似不重要的坑也有可能阻断你首次博士申请的路程。因为尚未发展好独立研究能力的你极度依赖即将就读的硕士项目,也多半没有辨别坑脱离坑的能力,而一个能够独立研究的人有能力在任何一类有坑没坑的硕士项目里过好自己的日子更上一层楼。

就我个人来说,我本科是哲学专业,GPA还算高,英语就写作水平来说还行,ws有外教的悉心指导,推荐信都是关系很好的老师的强推,老师英文都不错。然而经过了三年的加拿大学习,我写出一篇无基础无人指导的ws,推荐信两封是硕士项目老师的平推(或者说很不热情真诚的强推)。可以说这三年我的申请材料就算不是没有提升,应该也只有微乎其微的提升。读了这三年的MA,我究竟踩了什么样的坑,怎样踩的坑呢?这些坑对博士申请有什么影响,我们怎么样才能尽量避免踩坑呢?接下来我想从英语适应、生活适应、课程设置、助教负担、毕业论文、导师选择、确定研究方向、推荐信联系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些问题,并为未来要读MA的同学提一些建议,希望大家能够识坑避坑。

写不动了起床还要出去玩,先给个大纲什么时候回来补…

英语适应。尽量多发言,越说才能越好。听不懂别人说话,自己说话结巴,这些都无所谓的,反正没人记得。大胆瞎说英语就好。我一开始觉得自己英语太差越说越有阴影,差不多第三年才好一点。

生活适应。最好你有钱,没钱探索一下穷人地带吧,我第三年才发现穷人能外食的地方也不少。自己做饭太累了。一定要找点朋友,一个朋友都没会迅速死掉,有一个朋友会慢速死掉。如果不是热爱寒冷,能别去苦寒之地就别去了。

课程设置。在中国本科读书的时候想象不到有的地方一学期只开四门课还要你选三门课。北美研究生开课普遍不多,尽量一开始就选fit的项目,不fit的话你自己尽量fit项目去吧…如果没有中国人的按时间表做事癌症的话可以拖一拖上课时间,等有了更感兴趣的课再上。实在不行转学吧。不转学就是我心灵哲学硬转科学哲学两眼一抹黑。

助教负担。我就读的项目只要没申到奖学金每学期必须TA,工作量很多时候还不小。中国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有时在超量工作,也对教学抱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请更关注自己的生活,适度教学,勇敢向老师发出老师我工作超时了的邮件。

毕业论文。如果你不用写长篇毕业论文请不要写。如果不是你特别厉害,撰写长篇毕业论文对ws写作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如果你想两年又毕业又申请这太难了。我的导师坚持让我优先毕论将ws延后处理,不太愿意指导我的ws,我在心理压力下两个都没写成哈哈。当然这个是很个人的经历。

导师选择。问问前几届的学生吧。像我一样自闭啥都不问的话看看往届毕业学生记录吧。我后来才发现我第一任导师十年没有一个学生从她手下毕业,第二任导师带的学生也不多,并且上一个博士九年才毕业。这样的老师怎么看怎么不妙,请小心。不一定是人不好,但在指导上很有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使不是我这种情况,相信你如果反应过来要看毕业记录应该就能得到有用的信息了。(以上记忆并不一定精准还没查网站对照)

确定研究方向。尽快确定一个感兴趣的,决定不好也没关系随便选反正如果能读上博还能换。尽量找愿意指导你的导师指导你感兴趣的内容,导师并不一定要做相关内容,读那么多年书指导一个硕士绰绰有余。没有自己特别的方向最好选个感兴趣的课程论文继续做,有基础有兴趣有老师。独立研究能力不佳的不要定零基础的不是导师做的方向!导师如果不指导你差不多死定了!说起来除了我到底谁会这么做…

推荐信联系。速写个ws草稿,不管怎么样怎么草稿给推荐信老师看,多看。找会给你强推而非符合你研究方向的老师。怎么强推,上课活跃跟老师交流多第一步,狂发论文或者任何写作要意见第二步。老师不回你不一定是不想理你有可能是看漏了忘回了最近忙,多找,多发,多约会议。以上都是妄想,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实用建议,因为我都是反着做的。

哎写完感觉不像大纲像比较详细的碎碎念。以上经验总结非常个人,除了已经提及的独立研究能力较弱和没有研究方向,我比较内向或者说回避英语交流,遇到负面意见容易一蹶不振不敢继续,做事非常拖延。所以大家很有可能不会踩我踩过的坑,也有可能会发现我没踩过的坑。欢迎大家进行回应补充坑补充建议。有MA同学想问我相关问题也请随意。

16 Likes

感谢分享!本人正是楼主说的“内向”+“研究方向不明确”以及“做事非常拖延”(原因是”遇到负面意见一蹶不振“)的人,感觉这些建议都很真诚实用…

不管之后楼主的选择如何,都祝福楼主好运!

目测我MA第一学期的课也基本都是我不感兴趣的,而且我感兴趣的老师第一学期也不教课!想问下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多蹭蹭这个我感兴趣的老师啊 本人也是有点社恐的啊啊啊

我觉得你可以直接发邮件说我对你的研究感兴趣想跟你聊聊topic X!(如果聊之前对ta研究的领域有所了解就更好了

5 Likes

感觉即便独立研究方向很确定导师对于ws的详细指导也非常非常重要,,,我感觉可以算是申请中最重要的一个外在因素了

1 Like

感觉这些特质不太适合在北美的研究生院发展,一定要稍微改掉其中的一些才能让情况变好一点。比如说试着多给几个老师发,多发几次,总能找到给的不是负面意见的人。比如说在对方给出负面意见的时候能试着去argue against或者积极修改。

我的导师表现出不愿意指导ws的意思之后我试着跟他又发了两次邮件,但是他态度比较消极,我就很伤心,不敢再问了。可是现在我回想的话,会觉得只问了三次并不算多,另外他确实很忙,发邮件不如约会议能让他重视。后来一月的时候他跟我说,他以前没有怎么听我讲过,一直还是觉得我明年申请更好,现在才知道原来在今年申请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他确实很消极,我接受到这种态度就不敢继续沟通。但是很明显的是这其中的沟通不够,他不知道我的情况,我没有提供足够的情况,如果我提供了他可能会从消极转变成积极。

虽然现在让我去多沟通我可能还是不太敢,但是如果要继续做学术不敢沟通这一点绝对需要慢慢改掉。希望你的情况没有我严重,也希望你能突破这些特质的限制获得一个比较好的MA体验!

2 Likes

如果社恐到不想聊不敢聊可以直接写个小论文或者大纲或者proposal发给对方寻求指导

1 Like

哎我一直说独立研究能力其实是说我见过一些人,他们自己写完了东西,老师给他们的指导微乎其微,但是写的这些东西就挺好的。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可能不要把导师当做唯一的指导来源,这就不是很靠谱因为导师可能不靠谱或者不懂你做的东西。可以多联系一些项目内甚至项目外的老师,有一些做类似东西的朋友一起讨论,多去找地方报告自己的东西寻求意见等等。所以我说的独立研究能力可能是不依靠一个老师一个项目的能力。

2 Likes

突然想起来一点要补充。

和研究生老师的课程相处必然是比和本科老师的少的,本科课就是多很多。比如说本科四年可以上一个老师的三四节课,但是研究生两三年一个老师能开超过一门课就算多了。

所以如果想找研究生老师要推荐信的话,一定要在课外积极联系,自己的研究进展也要常常给对方汇报,不一定非要对方反馈,但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记得你。如果你觉得ma项目的老师不妙,也可以继续联系本科的老师,还是发自己的研究内容就可以了…但总之怎么也不能让对方写出“这个人上过我的课拿了A”这种信,这不是黑推但是比大多数人的信会弱得多。

另外对国外老师来说,询问推荐信的强度一般不是一件不礼貌的事。在问对方能不能写信的时候,可以加一句你觉得这封信会是个强推吗。对方就算没有直接回答,你也能从对方的态度中看出很多东西。

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