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任何东西,皆是错误

一个探讨自由的作品,为什么让我们离自由运去?

一个诉说自由的作品,即使内容十分深入及丰富,也是对自由的冒犯。这里,有个前题:“他们诉说自由的方式,含有人物在里面。”

作者们用手,书写自由。但是,作者却没有给书里的角色自由。我们用语言,用角色推动剧情。但我们囚禁了那名角色,即使用多么感性的语言,也无法改变这个事。故事已成定局了,当我们写的那一刻。作者对自由理解越深刻,或越是创造鲜明的角色,书中的人就越痛苦。因为他们无法从书离开,无论是什么方式。故事到后面,角色身不由己地会了解自由。水会一直流,直到边界。这是一定的事。作者给予的剧情,即是囚禁了它,也让它了解自由。
作者用语言描写角色,如果没有语言,角色就不可能存在。我们也是一样,没有语言就缺少了灵魂。没有灵魂,哪来的自由?书中角色也一样,如果没有语言,就不可能存在。我们的自由,是由语言表达而组成的。因为没有语言的力量,“自由”这个充满自由的字,就无法存在。我们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否定书中角色自由的存在,我们就是在漠视他们的处境。他们只能一直待在书中,从写的那一刻到结束。如果这种作品存在,那么我们对自由的误解会越来越深。作者都无法给书中角色自由了,更何况我们?

快刀斩乱麻地说,“自由”概念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一百多年前,我是一个俄国的奴隶,我有音乐天分,听到主人弹钢琴我都会在自己的房间偷偷哼唱,但我没有自由,我不能自己弹。突然有一天,俄国农奴制被推翻了,我能够自己买钢琴弹钢琴了,这是自由。写一关于这样自由的故事书,那不能说这是对自由的误解。(史事可能有错误,我不敢肯定)

当然,我理解题主想说的是一种“哲学上的自由”。但其实,这样的“自由”概念太过宽泛,没谁能理解,也没人能知道您想聊的究竟是什么。就从题主的描述来看,题主似乎想说的是故事对角色是一种束缚。这和我们日常对束缚的用法距离就非常遥远了。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我被束缚了,指的是没有钱又或者没有时间。

是不是有一种绝对自由呢?绝对和相对是一组对子,不存在绝对就是相对,因此这个提法不好。不妨把绝对自由叫做概念自由,他更像是一个概念。概念又何实践是一组对子,有了概念就要写实践达不到概念。这些都是陷阱,要小心。

不知道您看过三体没有?尤其是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里面有个观点我觉得很奇妙。真正的作家,是在心里虚构出一个人来了,写小说不是先想情节再通过情节推敲人物性格;而是先构造人物性格再去写情节。您再去翻翻小学课本,会发现小说的根本是塑造人物形象,不是情节。我由此觉得大刘说的是对的。书中的观点是,人可以完完全全在脑海中虚构出一个人物,ta的性格、年龄、处事态度你完全不知道。你塑造的是ta的性格,ta接下来会做什么你完全不知道,ta接下来会做什么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

啊,不知道您能不能理解。好比你是一个程序员,你写的是代码,是底层逻辑,而遇到丰富多样的外部环境的时候,你完全不知道代码会怎么处理,是报错,还是继续执行下去?现在这个时代,就好比你创造了一个ai,你写的是代码,但是别人问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你也不知道ai怎么回答的。这是一个类比。希望您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