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严谨地思考与议论

这个文章是我观察网络上人们的讨论,觉得往往有很多逻辑混乱的情况,所以想写一篇文章来帮助人们严谨地思考。不过这篇文章的内容对于论坛里的人大概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所以只是发上来吸纳一些批评建议。还有就是我发现我写作的口吻可能不知不觉偏离了大众很多,我已经不知道他们看到这样的文章是不是会觉得太枯燥了,如果能得到让写作更有趣味性的建议就太好了。谢谢!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从哲学学科的角度,为人们的思考和议论提供一些建议,在这篇文章中可以了解到如何应用逻辑,还有如何处理议论中的分歧。

本文一共有四节,分别涵盖以下问题:

一、 如何分析一个说法的对错?
二、 是否存在客观真理?
三、 如何让一个理论尽可能正确?
四、 总结

如何分析一个说法的对错?

例如这么一个论断“人最终会死”,我们在从生活经验会觉得这个是正确的,但是逻辑上并不一定。如果未来发明了让人不老不死的技术,“人最终会死”就不成立,由于我们并不能预测未来所有会发生的事件,所以我们也没理由认为“人最终会死”这个论断是正确的。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会认同“人最终会死”,相信自己或别人不会死犹如异想天开。为什么我们对一个论断能得出两种矛盾的观点呢?

这是因为一个论断的成立与否,会因我们讨论的背景不同而产生变化,例如当我们的目的是获得一个在当前世界实用的结论,我们就有相当的理由相信“人最终会死”。也就是说,一个论断的成立是有前提条件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前提条件列出来,形成逻辑推论的形式:

∵ 我们观察到的人,都在一定的年限内死了。(前提一)
∵ 我们可以把大量发生,但是从无反例的说法当作真的。(前提二)
————————
∴ 人最终会死。(结论)

这是一种可能的支持“人最终会死”的推论。这个推论通过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两个前提正是支持我们结论的原因。

这个推论还有一个性质,如果它的前提都是真的,那么它的结论也必然是真的。我们没办法想出一个反例使得前提为真,结论却为假。这样的推论被称为有效的,而一个前提为真结论却可以为假的推论是无效的,因为它相当于什么也没说。

然而,虽然这个推论是有效的,它也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结论是成立的。因为前提二看上去就很可疑,因为我们说过的不可预知的未来的原因,前提二本身并不是真的,如果前提不成立,那么我们也就不能从这个推论中获得一个成立的结论。

但是这样列出推论本身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让讨论的问题更明确了。当我们和其他人就“人最终会死”这个问题产生分歧的时候,我们往往分歧的是应不应该接受前提二。接受前提二的人会得到一个可能会错误,但是实用的结论;而拒绝前提二的人不会犯错误,但是也失去了一个实用的结论。

接受前提二与否其实都是说得通的,于是接受它就变成了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价值取向本身是主观的,它和我们个人的直觉,以及想要达到的目的有关。一个接受自然科学观念的人会认为前提二是很合理的,因为自然科学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前提二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客观世界的真理的。

因此,在和别人议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列出推论,一步步找出哪些观点是两个人共同认同的,而又是哪些观点导致了双方的分歧。如果分歧的观点涉及主观的价值取向,那么这个分歧往往是不能通过议论解决的,即使再进行争辩也没有意义,议论就可以到此为止。

主观的价值取向是无法判断对错的,我们可以尝试说服对方接受一种价值取向,例如写出这样的推论来说服他人接受自然科学的理念:

∵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科学预言正确的概率是最高的。(前提一)
∵ 我们想要正确率最高的知识。(前提二)
————————
∴ 我们应该接受自然科学的指导。(结论)

这个推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信赖自然科学的理由,它的第一个前提是可以在现实世界里观察到的,我们可以用统计到的数据来支撑它。第二个前提依旧涉及主观价值取向,它描述的是一种目的,我们并不能说只有“想要正确率最高的知识”才是对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认同第二个前提,我们就能通过指出第一个前提来说服他,因为如果他既“想要正确率最高的知识”,又拒绝正确率最高的知识,他的想法就是自相矛盾的。

是否存在客观真理?

从上一节中,我们发现一个论断几乎总是会有成立的前提,如果一个论断的成立存在前提,它实际是否成立就是不确定的,需要我们逐个去检验它的前提是否成立。

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必然成立的论断,或者说客观真理?一个论断要必然成立,要么是它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就能成立,要么是它所依赖的前提条件也都属于无条件成立的客观真理。因此,我们需要尝试找到一个无条件成立的论断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很快会发现,如果我们将一个有效的逻辑推论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的成立就是无条件的,例如这个推论:

∵ 所有人都会死。
∵ 苏格拉底是人。
————————
∴ 苏格拉底会死。

我们可以这样写出这个论断“如果所有人都会死,而且苏格拉底是人,那么苏格拉底会死”,它的成立是不需要前提的,因为我们构想不出任何能让它不成立的可能。

还有一种例子是,“红色的太阳是红色的。”“红色的太阳”的概念本身已经包含了它是红色的,如果这个论断不成立则会引致矛盾,所以这个论断也是无条件成立的。

我们发现逻辑有能力构造出无条件成立的客观真理,就像数学中有很多定理可以被证明正确,但是这里又会有一个问题,这些论断都依赖于逻辑本身成立。那么逻辑本身是不是必然成立呢?我们为什么要接受逻辑本身呢?

尽管有许多哲学理论尝试对这个问题给出明确的回答,但是恐怕永远也不会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我们大概不得不承认,逻辑本身也是可以被怀疑的,而要应用上面的论断,我们必须有认为“逻辑本身是成立的”这一主观价值取向。

寻找确定知识的另一个尝试,源自于十七世纪开始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争辩。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都来源于我们的感官,如果我没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我完全无法知道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事。也就是我们的全部知识都会有一个前提,就是感官正常发挥作用。

那么,假如感官本身不是必然可靠的,我们也就没有任何必然的知识,因为感官可能让我们看到假象,看到我们觉得成立但是实际上并不成立的事物。不幸的是,感官确实并不总是可靠的,视觉会存在错觉,而更有可能的是我们的感官本来就有一个功能的上限,就像“盲人摸象”里的盲人,凭借有限的触觉,尽最大努力得出的也是错误的结论。

于是笛卡尔对感官提出怀疑,但是他又发现了有一种论断似乎是不需要前提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只要我在思考,那么作为思考的主体的“我”就一定存在,这个存在不依赖感官,只依赖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思考。笛卡尔同时构想了一种邪恶的恶魔,他可以伪造人类的感官数据,通过感官误导人类,但是即使这样的恶魔,也没办法欺骗我让我觉得我不存在,因为只要我能被它误导,“我”这个主体也是必然存在的。

于是对于每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人,“我存在”似乎是一个客观真理。但是这个命题是不是也依赖于逻辑本身呢?如果是的话,我们同样会回到上一个尝试的陷阱里。

不过即使我们接受这样一个客观真理,它也并没有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我们的知识来源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感官经验,甚至我们的主观价值取向本身,也是由感官经验构造出来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教育,还有他的基因,来改变他可能会有的主观倾向?

因此,“客观真理”在我们的世界里是极其难以找到的,仅仅依赖逻辑的论断有成为客观真理的潜力,但是对于其他论断,我们还是需要小心找出它们成立的前提,尊重它们不成立的可能,而避免宣称它们为客观真理。

如何让一个理论尽可能正确?

当我们创造一个理论的时候,我们希望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也会希望大家都能接受这个理论。于是,我们在和别人讨论,以及发展这个理论的时候,会有两种思路:

  1. 想尽办法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2. 想尽办法证明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可能出乎你预料的是,第二种思路才是真正能让一个理论变得尽可能正确的。如果我们只是想办法证明理论正确,我们可能会忽略理论的缺陷,而只把理论往它能成功的地方套,并试图用这些成功案例来说服别人,然而理论的缺陷并不会被重视和改善。

如果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去攻击一个理论,我们就能获知这个理论的缺陷,而对这些缺陷进行改正,等到我们再也无法攻击这个理论,也就是它没有缺陷的时候,它就成为尽可能正确的理论了。

这是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他认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必须要是可证伪的,也就是要有一种方法可以证明它是错的。一个只解释历史的理论不具备可证伪性,因为无论历史是怎么样的,这个理论总能修改自己去适应它们,我们没有找出它错误的可能。而一个预测未来的理论则具备可证伪性,因为一旦它的预测是错的,它就会被证实是错的,而没有反例证实它是错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正确的来应用。

可证伪性对于科学研究是必要的,物理实验都可以被重复进行,所以一直在预测未来,一旦有一次预测失败,它们就会被推翻。而对于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要求可证伪性会略微严苛,因为每个社会学实验,都会有它固有的背景,而我们的社会学理论是依赖这个背景的,这导致我们没法精确地重复实验,而尝试重复实验失败的话,我们也可以用背景里的因素为其辩解,所以这样的理论不具备严格意义的可证伪性。

然而即使严格的可证伪性不一定做得到,我们也同样应该以攻击的态度对待我们的理论,我们应该尽可能列出我们理论的缺陷,找出它生效和失效的边界,这才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和修正这个理论。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于议论中,我们应该尽量把理论的可能缺陷明确给对方,然后让对方来尝试攻击,在攻击中提升理论,而不是仅声明它是正确的。

总结

当我们提出一个观点,或者当我们的观点和别人有冲突的时候,我们应当先寻求把观点写成推论的形式,去寻找这个观点成立的前提,然后让别人评价他是不同意哪一个前提?或者是不同意推论本身,例如找到了前提成立但是结论不成立的反例?

如果是反对推论本身,我们需要依照问题进行修正。如果是反对其中一个前提,我们可以继续把这个前提的前提也罗列出来,再询问对方的意见。这样一步一步下去,就能找到和对方最基础的分歧的点,除了这个分歧的点,推论的其他部分应该是双方都赞同的,这相当于对推论的一次验证,它是完善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对于分歧的点,如果它涉及主观取向,我们应该尽可能包容不同,因为我们知道主观取向是不可以判定对错的。如果它是一个关于客观现实的点,那么我们应当有机会通过现实世界的资料来分辨对错,例如通过一些统计数据来佐证。争议的双方应该尝试去订立一个判断标准,例如“找到某个统计指标,若怎么怎么样,则结论是什么”,然后再看实际情况如何。

通过细化推论,我们可以让议论双方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而避免在大的结论上泛泛而谈,这样可以减少议论跑偏的概率,也可以集合大家的力量维护同一个知识结构,让其更精准和深刻。

2 Likes

提个小意见好了。你给的这个论证并不是有效的:

你的意思应该是前提一没有完全与前提二对应吧?

改成这样就可以了吗?

∵ 我们大量可重复地观察到人最终会死亡,而且从无反例。(前提一)
∵ 我们可以把大量可重复而从无反例的观察当作真的。(前提二)
————————
∴ 人最终会死。(结论)

还有种可能是“最终”的interpretation的问题,有人和我说“最终”可以延伸到宇宙毁灭,应该把“人最终会死”改写成“人会在两百年内死”,这样才可能被重复观察验证。我觉得这个有道理,不过我不确信是不是确实有必要这么改。

支持一下。
我个人的感觉是能有耐心读的下这种文章的人也多半不需要读(不是说你写的枯燥哈,写的我觉得是不错的,就是话题本身很难不pedantic,加上毕竟是用英语思维翻译过来的读起来总觉得有些累。)
还有就是很多时候网上的讨论的evidential basis离逻辑(哪怕是inductive逻辑)需要的差得太远,如果大家都严谨讨论就没什么可讨论的了。
↑只是个人感觉。顺便一说我对什么文章更容易受欢迎这一点预判一向非常糟糕,所以也说不定会有很多人觉得有用。可以考虑发到比较大众的平台试试看

谢谢!我是希望可以形式化网上的讨论,至少让每个观点都写成argument的形式,让读者可以仔细观察每个前提,而不是要从一大段文字里翻找,还要猜隐含前提。我觉得argument其实也不是必要满足deduction或者induction的,确实往往现实中的资料并不足以我们写出严谨的argument,但只要有这个原因=>结论的结构应该就会很有帮助,可以一步一步细化而防止跑偏。

我在尝试开发一个以argument为主要交互元素的社区,不过目前困难还很多…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