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一切哲学思想都缺乏终极前提(终极本体论)支撑,在缺乏终极存在论的前提下,任何过渡性范式论都缺乏终极一致性,只能离散地脱离“此”(如主观性、抽象等)谈论“彼”(如客观性、具象等),都只能在对立统一中将二者对立但不统一化理解与阐述,请问大家是否认同?
逻辑学在极限离散一切后,并不能在显意识层面用其认知技术理性终极封闭认知开放性,因此避免不了陷入虚无主义,而中国传统的易道思想与佛学思想,和西方科学与宗教神学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局部性的理、术、法、器,更强调整体性的道,因此在认知的整体一致性层面,相比西方哲学,有终极封闭认知开放性的可能性。
因此只有意识到中西方文明的互补性,意识到中西这两者就是人类文明的阴与阳,才能在现代科学语境,通过中华文明的整体性同构一切局部性,建构终极辩证法(终极辩证法=终极逻辑学),实现思想大同于天下大同,您是否同意?
总结来讲就是,中华传统易道文化的有无相生,和佛家的生死互根思想,有不脱离下意识的显意识让人实现不脱离必然的偶然无困于心的能力,而西方哲学通过排中律化微观局部性认知技术理性极限性的离散一切对立统一存在为对立但不统一存在,而认知开放性始终没有得以封闭,因此没有任何让人到达无困于心的境界的可能。因此人类想实现天下大同,必须通过主客观一致性的存在与认知关系封闭认知开放性,你是怎么看的,请留下你的看法,谢谢。
您所述之只能在对立统一中将二者对立但不统一化理解与阐述,我非常認同,但這也代表著,如果思考統一了,將代表著標準化,甚至無任何生命的獨特性質和感受,又或者是,不再有任何的討論或是思考的表達。人們的思考不再具有獨特性,且我們該如何知道我們最終所建構之終極辯證法是正確的?但我堅信人可以單獨自我相信的辦到屬於自我的終極辯證,並且不受他人的干擾,成為您最後所說之無困於心。
我認為比起稱之為(陰與陽),更像是(內與外),外的西方文明原本是四散的,但在內的中國思想調和下可以不排斥彼此的狀態下融合,西方很多思想並非像是中國思想中有這麼多的相似處,所以他就像是飄散在四周的隕石碎塊,唯有具備引力與包容力的中國思想能夠成為一個核心去連結一切,並在吸收的過程中,使自身愈發完善且有意義,不會過度的玄幻飄渺,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理解。
您所說之無困於心我是否前面可以加上隨心所欲?因為沒有外在的表現該如何理解自身的無困於心,而只有單純內在的無困於心,如果沒有外在的隨心所欲來支持,可能將會缺乏意義。
且我認同如果人類想要實現天下大同,一定得通過主客觀一致性的存在與認知關係封閉認知開放性,但問題是實現天下大同是否有真正的必要性,又或者,您所想的天下大同應是什麼樣的?
最后写的这段话写在最前面,下面这段话我是断断续续写的稍微长了一些,其实我也是同您交流同时整合我自己所学,希望可以教学相长,在此再次感谢你的留言。
首先要指出的是,你的观点和另一位在您帖子下留言的人一样,都仍陷于一元论语境的语义陷阱,因此基于下意识的意识理性与相对较高的文明素养,您既认同我,但又下意识否定我,这很正常,但也是正常的不正常,因为任何实现认知终极常识化转向之前的个体都必然在知行合一地知行不一。
将西方逻辑学排中律化一元论的对立不统一终极归纳收敛为对立统一,不代表【將代表著標準化,甚至無任何生命的獨特性質和感受,又或者是,不再有任何的討論或是思考的表達。】这种独特性思考(这里你就在脱离一致性谈差异性,脱离终点的目的性谈起点的无目的性)发生于认知转向的初期,有起点化的过渡性属性,大家都在过渡性中,摸石头过河,有的人修了桥,有的人在桥上驻足不前,桥上挤的人多了,等到集体潜意识量变推动集体显意识质变才意识到得改变(转向),修桥,是为了实现人的终极主体性,不是在桥上呆着赞叹眼前的成果拒绝前进,拒绝过河,忘了初心。
而不再有的也只是一元论语境下的争论,而不是啥都谈不了了。认知开放性封闭之后,也即一切非终极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被终极万法、性归一之后,人类整体才能在思想大同的语境消除一切过渡性的非终极可知论所避免不了的虚无,进而进入每个人必然实现个体性终极常识化转向所代表的人类整体常识化转向——也即天下大同的实现需要思想大同。
回复你的另一个人说,他那个观点很多人都支持,那是很多人都着了相了,着了局部性科学的相了,还说要根据,什么是根据?只要你用大脑思维说话,天然就内涵根据,他说的根据是西方科学脱离终极一致性谈的差异性“根据”,和他一样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不懂——仅停留在一元论语境看到的“科学”【西方科学或他们看到的狭义科学总之就是他们以为的科学】其实不是真正的科学,不是科学的整体,是有一元论的局部性科学的“相”,而着相就着在只看到其有用、有效——所以就不自觉地陷入科学主义、不自知地拜倒在西方科学的有用的权威之下,一受到来自各方的批判就用“实在论”“反实在论”的非黑即白式论断盲目批判你的存在的一切合理性,而虽然你跳出认知看认知意识到,这事儿要从哲学角度思辨、批判,但是你只要还在一元论语境,那就还是和他们一样的二惑(可以去了解一下佛学,和中华文明内核一样,都是准终极辩证法)。
你说的无困于心(内在)前面不加随心所欲(外在)就,是您站在一元论语义陷阱视角误解了我说的无困于心。无困于心其实是兼具内外,无分内外的主客观一致性存在,而且不仅只有无困于心是,包括随心所欲在内的一切词都是兼具内外无分内外的中性词,你把随心所欲片面外在化,把无困于心片面内在化,在这个语境里的你与西方逻辑的离散有一致性的不自知的离散与不能终极归纳。
就说到这,渡人最终都是自渡,有缘你就顿悟于彻悟,人都只能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