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讨论一下大家读了之后觉得豁然开朗的书吧!

如题。最好是哲学书,或者是让大家在哲学方面豁然开朗的书。希望不要光抛出书名,还要附一段简介。
另外,为了方便查阅,希望大家能把书的推荐凑在一个回复里,有新书的时候编辑原回复增加这样。其它的回复(类似赞同别人或者追问细节这种)当然可以随便发,这样在查看起来就比较容易跳过回复而找到书籍推荐。

强烈推荐Kwame Anthony Appiah的书!我之前看了《Lies that Bind》,最近刚看完《Cosmopolitanism》。我总的来讲不喜欢看道德哲学的东西,但是这两本真是看得太入迷了。(我是在Audible上听的有声书,作者自己读的。他的声音简直太soothing了!特别适合心平气和聊道德这种。)作者的阅历也非常惊人,《Cosmopolitanism》里讲到一些科哲的概念也都非常准确。
两本书的主题很相似,大概就是现在活着的人比所谓传统更重要,因为传统其实都是我们讲给自己的故事,都是假的。
《Lies that Bind》讲身份认同不是因为某种身份有什么特别严格的定义然后我们想把它适用于自己,而是因为通过身份认同我们想过某一种生活。
《Cosmopolitanism》推崇noncognitivist伦理,论证我们现在道德开放了(比如接纳同性恋)不是因为我们被某种理由说服了,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了。因此扩充道德圈的方法应该更多接触与我们不同的人。

4 Likes

我其实也不知道我读的到底是不是哲学书……我有看过齐奥朗的书,叫《解体概要》,我觉得这比较像是散文集,但是它却被归类在哲学。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不是“豁然开朗”,我是有一种好像一种存留在内心孤岛的东西好像有人抢先一步看到了。我觉得看了这本书有一种好像有人懂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是这样。

1 Like

唔限制在哲学「书」就刷掉了大部分 candidates 诶。

三本现在能想到的:

  • Marilyn Frye, Politics of Reality: Essays in Feminist Theory, Crossing Press, 1983

这是一本论文集,每一篇都很短小惊艳几乎是 bite-size,作者优美但又格外清晰的文风也非常让人着迷。现在大家一般就只读第一篇(为现在的 feminist theory/philosophy 贡献了 structural oppression 的概念和经典分析),或者偶尔第二篇(sexism)和第五篇(anger)。但其实剩下的文章也都很给人启发,尤其是书后半部分关注 resistance 的部分,贯穿了对 gender & race、gender & sexuality 的细致反思(且远在 intersectionality 进入 mainstream 之前)。即使已经过去了快 40 年,Frye 对 white feminism、feminist critique of gay rights、lesbian feminism 的讨论都还是不断给我 wowwwww。是一本能真正 empower 的书。

  • Antonin Scalia, A Matter of Interpretation: Federal Courts and the Law, Princeton UP, 1997

整本书是已故最高法院大法官 Scalia 一篇讨论应该如何解释宪法和法律的论文(他著名的 originalism/textualism)+ 四位教授的 comments + Scalia 的 responses。读其中 Ronald Dworkin 的 comments 算是我的一个 eureka moment,是第一次真正觉得理解了宪法/法律解释这个问题并且有了答案。Scalia 那样的版本 originalism/textualism 并不是唯一的 originalism/textualism。Liberals 完全可以接受(适当修改后的)originalism/textualism,并且它会是比 living constitution 更 securely-founded 的宪法解释理论。

* * *

以及想唱一唱青行灯桑的反调:这学期我们系里有一个 reading group 在读 Appiah 的 The Ethics of Identity。怎么说,读了半学期了,我们所有人(大部分都是做道德/政治哲学的)的感觉都是读得很痛苦,经常不知所云,找不到论证,不知道是作者自己的观点还是在转述/诠释别人的,以及就总体上写作风格让人觉得 frustrating。弄得我们现在在自我怀疑我们是不是 miss 了什么东西,难过 :tired_face::tired_face:

1 Like

嗷,对,他写东西是这样的!我读这两本都是读前一半不知所云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但是读到最后忽然豁然开朗觉得:1)居然有这么contentious的thesis;2)如果不是前面的铺垫我肯定不会相信这个thesis;3)有了前面的铺垫我现在竟然完全被说服了。
我觉得是一种写作风格吧,可以理解他这种风格会让一些人frustrated,尤其是分哲训练出来的人。我倒是觉得这种娓娓道来的“听我给你讲个故事——不要急着下结论,不要急着找论点、论证。你就听我说个故事”风格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非常契合(re:我想要帮助你不是因为我自己rationally justify了我“应该”、“有义务”帮助你,而是因为我和你acquainted,我感情上想要帮助)。我作为一个不需要急着写伦理论文的人,加上有声书听着像是听故事,就特别喜欢这个风格。我现在慢慢读了一些社会学的东西发现社会学很多也是这个风格。
另,for what it’s worth,《Cosmopolitanism》的论证比《Lies that Bind》要更清晰。后者我真的是听到最后一章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_(:з」∠)_ 前者我大概听到一半就知道了。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