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常常会带着情绪的台词。
但很精彩不是吗?这个问题真的非常虚无缥缈,好像要死要活的,但慢慢的接触起来,就会感觉还不赖。
如果是一个长期接触的哲学的人,他会怎么回答这个有些令人烦躁的问题,那么趋势回答这个问题的又是什么呢?美德,所积攒的知识,还是日复一日的经验?
也许我们都没有,也许无知就是智慧,也许就因为我们没有活着的意义所以这就是意义呢,不同角度或者是略显反抗意识的答案总会吸引到人,或智慧。
虽然退一步看问题确实会解决很多麻烦,但是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是有点目的性了,好认真思考了,但未免有点失去题目本色
就稍稍想一下这个问题吧,是什么样的大文豪启发了你?是什么样优秀的哲学家帮助了你?就算无法创造一个,也总会有一个你认可的吧,又或者是奔向死亡?拥抱虚无?
稍稍思考一下吧,说不定你会回忆到一些微小的记忆,说不定常常日复一日做的事启发了你,不要一开始就想着借,或者是拿一些学术名词来解释某种某种东西
至少杞人忧天时的紧迫感是要有的吧,不要介意,我也许是在展现那么一点点个性,但我想除了让人觉得怪异以外,厌恶感应该是没有的吧,但更重要是想让你们感兴趣
就像是饭后长谈,酒后乱言,说完睡一觉就忘了,伤心点,烦躁点,焦虑点,痛苦点
哦,我说话的方式真怪,看小说看的
人活着可能就是为了感受吧!
各种各样的感受,喜,怒,哀…
在各种各样的欲望中挣扎,沉沦又解脱
我们似乎都知道自己的结局——人难免有一死
如果把死看成目标
那么活着似乎是在离目标越来越远
比如我们会求长生不老,会求容颜不衰
活着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不死
要吃饱穿暖住得安全,这些生活基本技能都是为了让我们不死
不知道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只是觉得很无趣很无聊
从佛教的角度看,今生的活是为了偿还上辈子的债
这样的说法也是让人获得舒服一点
是啊,不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活着的意义,无论我们做什么知晓什么。
也许为了钱,也许为了欲望,得到钱或一丝欲望的快感,也终究只是精神上的慰籍罢了
我们诞生此地,一直走走停停,我们往哪里走?我们走向的终点是什么?
没有任何东西或神明告诉我们,也许石头比我们好,虽然它走不了,但它不会死不会感受,也许它会四分五裂,也许它会被消磨成灰,但它不知道,至少比我们知晓死亡,静等死亡好。
如果能为我们指引个方向,哪怕那是赎罪,也能让人活的轻松,也许这项罪罚是消磨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劳累空虚和却不知为什么的痛苦。我们做什么都会沉沦于世界,哪怕我在说不要沉沦。
生既是嘉奖也是罪罚,毕竟只有活着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无价之宝,也只有活着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命在忍受着怎样的痛苦,悲哀。
开心点,至少我们能够告诉自己我们活着到底是嘉奖还是惩罚。
话说回来,无论是嘉奖还是惩罚都是我们赐予我们自己的,是宽恕还是定罪,我更愿意宽恕,因为我还想知道更多问题的答案。
部分陷入这个问题的人,就通过各样的信仰来得到解脱。这也许就是信仰的力量和神奇之一。有人专注于物质世界,有人专注于精神世界,前者或许能避开这个问题,而后者难免会有这种困惑,除非他们用自己的信仰来解答( 或者说,用一个被许多人接受的答案,来填补这个问题带来的空白)。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来这人间走一趟,肯定是遵循当下的内心啊,多多体验这个世界的感性和理性,多多学习这个世界古往今来的知识,思想还有文化。哪怕有来生,也不能保证遇见一模一样的人和事,所以把它当做唯一的唯一来活,说不定就会有答案了。
这一问题足够醒目,但也很宽泛。可是,这一问题毕竟连着深厚的个体感受。或是日复一日的无趣工作,或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是小人得志,又或是回忆起儿时的梦想,都有可能将人引到这个问题上。因此,我愿意鼓起勇气,赌一把的说:没谁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但正因如此,人生才足够精彩,维特根斯坦才会在去世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美好的一生。
我是一名初中生,对此也有困惑。我被学业和一些人际上的关系,压得喘不过气。我开始想逃离,我不知道怎么逃离,后来读了三体才想明白,死亡是最终的归宿,更是逃离世上一切的、唯一的一条路。我不知道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不信宗教,不信轮回之说。我觉得我是否存在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放大了来看,地球是否存在对于银河系来说没有多少影响,在物理学范畴是可以被忽略的。我不被人看重不被人需要。这世上的一切都虚无缥缈。所以我很迷茫。
虚无主义?其实我一开始也不信宗教轮回之说,不过后来接触了道德经还有常清静经这类道教的书,发现抛开宗教,这些书里的智慧和哲理还是很超前的。空虚的话可以试着多看看。对了,我也是初中😊
感谢建议。我之前未曾听过虚无主义。但是查阅资料之后感觉确实,对其感到认同。我的思考结果,在上一次发言中提到,世界上的一切没有意义,虚无缥缈。我感觉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不然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呢?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全世界的人还在做?
建議學一下,定義先。
有一点说的不错
“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或者“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是一个大众的问题,同样的,这也是个私人问题
你有想过吗?只有你自己才有权利理由问你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其他人,你的父母或者朋友,你认为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和权利,问这样的话吗?
程度不够,他人说这样的话仅仅是处于关心,也有可能是你触到他们的敏感点
所以我们的处理这个问题的点就可以放在<个人>方面
当然了,这并不是对一个人抨击,也不是质问,而是对这个问题,问题的本质刨根问底
也许夸大点,这莫非是时代的病根?
但是很遗憾,这是所有人必经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有对当下有任何质疑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个问题,也许程度会明显不一样,有的人因此而忧郁,久卧病床,但同样有人因此而走得更远
我认为这个问题的主要发起点,是迷茫
发起点是个人的,主观的。
对活着,生命,还有存在的质疑,是主心骨,关于生命总是非常客观,比如人不可能永生,所有人都知道,也许除了孩子这个阶段(?)。
人不可能像那些动物一样,鸟不会怀疑自己会飞,鱼不会怀疑自己会游,但是人会怀疑自己为什么会说话认字,怀疑自己为什么活着
我在想我该怎么说下去,因为我完全可以说,你只是太小了,不知道社会,意义,个体,不知道立场,约束,反省
但我认为这太不负责了,但又由于我不知道该让你如何认识这些,所以只好我想到的我都会说出来
世界只是对于一般个人而言“毫无意义”,还有,大多当有“我们”的概念出现时,就有了对任何事物的不一般的评价。(但愿经得住你的考验)
为什么有人会享受生活,乐于体验?即使那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很简单,他知道如何取悦自己,怎么做?老天,你一定知道!
因为世界的一切都毫无意义,虚无缥缈,那么我们在做什么?没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所有人都在做?
商人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是为了钱,工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饱腹和新的生活,同样,人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所期盼的第一步或往后的所有的日子
这是个人的,虽然也有为了人民的,但他们同样是为了自己所期盼的未来
这并不排斥虚无主义,因为世界总会有着虚无主义者
活的或着死的,但他们也给世界添加了一笔哲思
虚无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角度,虽说有些激进,但同样是经过思考的,有着理由和诞生动机。不过再有了更多阅历后,或更多哲学思考,你会发现这个问题在对一般人大多得用心理学那一套,也会用到哲学,但那大多并不讨喜。
关于虚无的深入,其实更多跟政治,历史,文学挂钩(比如历史虚无,反正就是关于虚无造成的恐慌,在一些欧洲历史里确实会有虚无造成的社会恐慌,文学有很多文豪会在作品里添加一点虚无色彩),也有部分的哲学和其他,比如对虚无主义的批判,或解读
我想应该是说完了,我也没什么能说的了,其实关于世界的迷茫,更适合看心理学,哲学只会深入到其他方面而非大多人所认为的虚无。道家的也不错,但最好是学习思想,有关道教什么的,我有点封建,,以前去算命,还给我赶👻,,,,,,,很吓人,,,很奇怪,,,但就算不理解,我还是会保持敬畏的,,,在塔罗牌碰了壁以后就更敬畏了,,,,,别碰什么玄学,无论东方玄学还是西方神秘学,,,就当是修身养性的学问,,,
是这样的。不少人做事情是为解决或者应对生活上的问题,比如学业,工作,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活自己。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面临的,是比起“为什么”,更加紧迫,或者说现实的问题,比如这个月再不多努力,下个月就没钱了,等等。只有当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一些人才有余力来思考探索“为什么”。我之前面临虚无和“为什么”的问题时,就开始拷问自己,哪怕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虚无空洞,任何事情就如流水一样,流过,却不着痕迹,可就算这个是真相,那又如何呢?
那又如何?我不敬畏虚无,甚至可以蔑视它,可这不能改变我现在无法自力更生的“虚无”现实。既然如此,我无法打败虚无,那我就没有资格否定这些的存在。打败虚无的意思是,在明知道这些事情的根本毫无意义的情况下,我任然能怀抱着初心,把事情做好。也就是,我发现虚无,我无视虚无。虚无的存在本身不影响我的生活,只会在我的精神上留下一笔墨迹。这就是我理解的“打败虚无”。换句话来说,这就是罗曼罗兰所讲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哈哈哈。道家和道教确实是不一样的。道家是思想,而道教嘛。。。只能说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有真本事的,但另外一部分则是打着“道教”的幌子搞诈骗。算命有点类似于占卜,而这个能追溯到上古时期。总之在没遇到正规的道长前,保持不轻信但尊重就够了。
好像有个什么金字塔,满足了最底层的需求,才会有更高的需求和追求。比如你只有解决的温饱问题你才会考虑如何社交,解决了生活基本问题才会去思考哲学。当阅历和生活经验和思想高度不符的时候,我们会出现问题。
对。所以要多多经历各种事情或者问题,然后解决它们。有利于自己的,不利于自己的,都需要经历。甚至经历和思想不匹配也是一个需要解决和经历的事情呀。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人和人到最后会渐渐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