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海淀某985哲学院就读,24级本科,兴趣在现代欧陆(尼采、现象学之类),经过一些实习探索还是决定先走学术了。
因为我校课程设置中西马均分,但是本人兴趣不在中马,西哲的课也没有多少现代欧陆的,加上我们学校研究欧陆的老师不算多,所以感觉并不能接收到特别完善的学术训练,(是否去欧洲读本科对于硕博申请有比较大优势?),而且本人是lgbt,如果有机会希望留国外,因此正在考虑本科读完大二转学到欧陆or重读三年本科也ok。
目前查阅下来,意向是鲁汶和德国的学校,鲁汶有英授哲本,且学费三千欧,德国学校要学德语,所以不太确定能不能一年内考下来,家里能给的资助大概一年10-15w。
求求好心的大家给给建议,关于是否要转学、经费是否足够(不足可以靠什么途径在欧洲弥补),谢谢!
鲁汶挺不错的,但是涨国际生学费之后也忒贵了。4k多一年了。我印象里国际学生是可以打工20h/w的。法国也可以考虑一下,学费好像也挺便宜的!
好滴
谢谢啦!
在欧洲读本科对申欧洲硕博会有不少帮助,connection摆在那里了。申美国可能会比国内学历好点,但是具体帮助多大不好说。你可以看一下华沙大学的哲学本科,英授而且很便宜,一年10-15应该够了。华沙哲学系在欧洲还是蛮有声誉的,但是他们最出名的是逻辑,我不确定大陆哲学本科的教学里占了多少。另外就是听说华沙这个哲学本科压力很大。。。
如果感兴趣的话我觉得你可以写邮件问问他们的admission,包括课程内容,涉及大陆哲学的课程有哪些,在华沙的生活开支。华沙哲学系看起来是想要把这个本科项目打造成一个特色的,所以我猜他们会很乐意向国际学生分享相关信息。
好滴好滴谢谢啦!我会考虑华沙这个项目的,最近打算先找我们学校的老师问问!感谢!!!
还有就是想问一下,向英语系的项目有PRG这种比较权威的榜单来帮助择校,但是欧陆的项目似乎很杂很乱,有什么比较好的渠道可以甄别吗(择校方面)。另外,要是上官网一个个搜,主要看哪方面的信息来择校呢(比如课程设置、placement之类),非常感谢!!!
其实即使是分析风格的哲学系,prg对于北美之外的评价也很片面。。。有个比较尴尬的事情是,大陆风格的哲学系在欧陆主要都是以本国语言为载体的,英授实在是不多。。。比如意大利很多哲学系大陆风格的哲学研究都很强,但是英授的项目都是分析风格取向的,德法也是这样。。。所以如果是在欧陆找英授的大陆风格的哲学本科项目的话,可选项实在是很少。。。至于选校的话,我个人觉得本科没必要看placement,而且我猜大部分本科项目也不会记录学生的placement,大陆风格的哲学系彼此之间风格差异会非常明显,我觉得还是重点考虑你的兴趣,然后去philpeople和学校网站上看一看这个哲学系的faculty研究方向和你的兴趣有多少重合,其次我觉得即使你要做大陆风格的哲学,也一定要保证本科项目里会有设计完善的逻辑学课程,这个属于是硬性技能,本科没学好后边补起来蛮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另外,我觉得对于大陆风格的哲学来说,一个在分析和大陆两种风格都见长的哲学系会好于一个只有大陆风格的哲学系。我觉得师生比对哲学项目来说非常重要,但是欧陆大学的师生比大部分都很糟糕,所以或许本科选校不用太过在意,两个差不多好的项目里选师生比更好的就行。。。再然后就是哲学系和学校的声誉了。
本科项目不太了解,但我可以讲讲经费的问题。10-15w不知道你是不是算了全部成本(包括租房,学费,交通,各种杂费),如果是全算的话,这些钱在荷兰比利时或德国很难。你可以算算csc给德国的博士一个月1350欧,一年16000欧,合12w人民币。外加报销往返机票,没有学费。这个标准在德国没摇到宿舍自己租房的话,都得自己贴钱。所以你去读本科我感觉怎么也得预算奔20w每年去。
还有就是你说了要走学术,那就是读硕士和博士。欧陆这边硕士几乎百分百没有奖学金,博士除了csc,带固定资助的项目制的也不多,而且看运气。经费上一定要做好长期准备。
另外补充一点关于德语,如果你是彻底零基础的德语小白,也没有非英语其它语言的学习经验。一年掌握到可以上本科的德语B2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给你一个横向的参考坐标,北外德语系零基础本科生进来以后,第一年差不多上500个学时的专业课,达到A2到B1的水平。第二年再上差不多五百多学时,达到B2到C1的水平。大三才能派出去交换。外院每天什么都不干,填鸭式教学才能到这种进度,我觉得如果是零基础,在中国学习,你一年之内很难到哲学系需要的德语水平。(当然过德福是可能的,但这不意味着有能力听德语上课)
15如果在德国小城抠抠搜搜应该能过下去(但说实话我去德国也是两年前了我不知道现在物价啥情况)。但是同意你说的一年把语言学到能够去读哲学系的地步不是很现实。。。我也觉得或许这个钱留着去读硕士更好(?)尤其目前美国政治环境非常糟糕,而欧洲的博士又不接受直博的情况下,硕士肯定是得读的。。。但是我也觉得这几年的情况在国内上大学真的挺折磨的的。。。
10-15w是我在希腊上学一年的总成本。上个月复活节我刚去过慕尼黑和柏林找同学,我问过他们生活成本感觉比雅典贵了不少。所以我说感觉咋也得照二十万打算。也许海德堡和哥廷根这种地方便宜点,但我想不会跟希腊这种欧洲物价地板一个水平吧
海德堡和哥廷根也不便宜。。。我说的是德国县城(bushi),另外雅典现在也这么贵了吗。。。我记得两年前听到的消息雅典一年10w稳够了。。。
节省模式十万是可以的,比如租房和人拼,找一些便宜的地段,吃饭尽量自己做。但我懒,在学校门口租的单间 ,而且忙起来了是真觉得做饭是很烦人的事。另外希腊这些创收的英语项目,学费最近有涨价的趋势。我的项目今年入学的学费比我高一倍
雅典大学那个科学哲学硕士吗?我觉得那个其实挺良心了不算创收。。。
不是,是古代哲学。价格确实很良心,这里创收是描述并非规范性用法。毕竟和本地学生相比,他们上学不要钱+食堂吃饭不要钱
谢谢答复了!我在小红书看到鲁汶csc联培的博士的日常开支(数据24-25年),基本能控制在1350欧之内(他住的studio,690欧),另外联系了一位现在在鲁汶读哲学本科的同学,他一年竟然只需要10w,所以感觉鲁汶还可以(不确定?)
另外,如果资金确实不足的话,是否有可能校内兼职(鲁汶官网有学生工作的渠道),但是会担心荷兰语和学业压力的问题,可能只能假期兼职。
因为在陆本读书感觉受到的欧陆训练确实非常不充足,还要分心学中哲和马哲应付毕业,加上美国政治形势问题,担心之后欧陆申请会变难,可能只能读abridged,不读abridged感觉欧陆硕士也会举步维艰,所以还是很纠结的,谢谢好心人回复了感谢!最近确实很纠结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