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子我
October 10, 2025, 5:02pm
1
大家好,我现在是北美某哲学系读博,越读越多觉得没啥动力。主要就是不清楚自己做的这些学术研究是为了什么。比如研究亚里士多德,搞清楚亚里士多德在某个形而上学问题上的观点究竟是什么。What exactly is the point of doing that??? 不要说不搞哲学的人了,感觉即使是在哲学学界内,也只有搞古希腊哲学的人会对这个感兴趣。或者是搞当代知识论,研究什么是知识,什么样的belief是理性的。感觉除了搞知识论的人,没人真的关心这些问题。(绝大部分的)哲学也不像科学,研究清楚了哲学史或哲学问题也不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我们搞哲学学术研究到底是为了啥?只是因为觉得这些问题有趣?首先,说实话,越搞越觉得很多细枝末节的研究其实真是无聊的很。其次,即使这些问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思的,单单它们的有趣性真的能justify在他们的研究上投入一辈子吗?我是更想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而不是单单有趣的事。至于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我觉得像治病救人或者去山区支教之类的就是挺好的例子。
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1 Like
JunChen
October 11, 2025, 11:06am
2
一般来讲,学者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写出伟大的作品,当然,教书育人也是一项,但鉴于楼主是博士生,可以暂时不提。可是,在博士生阶段,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学术训练。我个人认为,学术训练主要是一种语文学训练,在这一训练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磨练我们的写作技巧和阅读技巧,找到如何正确理解一位哲学家思想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我们区别于民哲,民哲六经注我,我们为六经找到正确的理解方法。当然,如果仅是正确理解,那么,我们关心的东西当然只在学术上有意思,我们需要对这个时代讲话,对自己所处的世界讲话。至于正确理解和对世界讲话的界限在哪里,以及我们为什么非得搞清楚亚里士多德到底在想啥,亚里士多德对你的意义,对学术的意义,对世界的意义,都是需要你自己找答案的。
不子我
October 11, 2025, 6:19pm
3
或许有少数几个哲学家是例外,但总的来说我不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关心哲学家们在说些什么。你怎么能跟不关心你说了些什么的人对话?话总不是讲了就行,而不用在乎有没有人听吧?而且他们不关心大概也不是错的,因为大多数哲学家产出的东西似乎确实不值得关心。举例:为什么世界要关心两千多年前的某个人在某个形而上学的的问题上的观点是什么?甚至都没有多少哲学家关心这种问题,但似乎绝大多数当代搞哲学或哲学史的人研究的就是这类问题——除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处的小圈子,没人关心的以及大概也是不值得大众关心的问题。
btw,我不觉得我能写出什么伟大的作品。又有几个人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1 Like
达子007
October 12, 2025, 3:10am
4
作为刚接触哲学不久的我,如果和你身份互换,我会去研究亚里士多德提出过的问题重新思考一遍,然后尝试用自己知道的理论进行多方面角度解答。在与之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形成自己的见解,最主要的是我想解决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而还未解答的问题。当然治病救人或者去山区支教其实我也想去,但是实际上去做这些很麻烦,各地政策不同治病救人也需要医疗执照,如果可以直接去支教,而不用考教师资格证之类的各种证件我会义无反顾的立刻逃进山里。
伟大的作品这提法可能有点过,就说作品吧。作品本身是一种建构,是生活的结晶,因此,作品主要和一种工作相关,说起工作则当然有平凡的一面,需要人勤勤恳恳的努力。你的疑惑和你的感受连在一起,因此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只好谈谈我自己的体会,这可能是唯一真诚的办法。
对我而言,哲学是一种让心智成长的学问,当我在阅读哲学,思考哲学的时候,我的思绪跟随作者,眼前出现了另一个世界。搞清楚人家怎么想的,不光是一个学术问题,还是一个理解他人的训练,你理解的人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宽广。六合之内纤毫毕现,或用唐诺的话,眼前的世界一寸一寸地亮了起来。然而,这种心智上的成长本身建立在枯燥和重复的训练当中,坦白讲,坚持这种训练同样是一种心智训练。你坚持了下来,人生中面对的困难你都有应对之法了,从此世界对你就是自由的,你拥有足够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中思考,而抵抗低劣时代的侵蚀。
episteme
(episteme)
October 12, 2025, 7:31am
6
其实我的初心就是想有一份不用早起、坐班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工时少的糊口工作……但是现在发现工时少这点即使在北美也打个问号
不子我
October 13, 2025, 7:13pm
7
首先,谢谢大家的回复,能和人聊聊这些就挺好的,感觉在系里完全没办法说我对哲学已经不感兴趣这种话,而不搞哲学的朋友也不太能理解我的牢骚。
回到问题的探讨,我不太确定哲学的研究到底对一个人心智的成熟有多大的价值。感觉我认识的很多哲学生/职业哲学家心智也成熟不到哪里去,包括我自己。
退一步说,即使对个人心智的成长,哲学学习是有价值的,我也很怀疑这是否可以justify一辈子从事哲学学术研究。心智的成长固然是有价值的,但是一辈子就追求这个是不是有些过于自我和无聊?假设通过哲学学习,人的心智可以不断成长,对世界也可以有更成熟的认识。但仅仅这样就足够了吗?除了你个人的成长外,你到底还做了什么有价值的事?大概我是有些认可马克思说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 Likes
JunChen
October 14, 2025, 12:32am
8
也谢谢你诚恳的回复,在我写下我的答案时,我已经隐隐有这种担心了,单单关心个人成长这答案肯定不让人满足。
说起意义,则不得不提时代,我个人的判断,基于我的阅读和思考,今天的时代,文化思想已经退到了一个蛮边缘的位置,我读过一本书,忘记名字了,他说叫这些知识分子和中世纪的僧侣一样,退回到修道院里,著书修行,期待几百年,上千年,什么时候大统又显出来,再在世界上思考,辩论人之为人。
但这还是没解释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文化思想一来就是好的,我们为啥不干脆点就做世俗上的好事。首先要了解的事实是,这问题是个现代问题,文艺复兴以来,知识分子基本不思考这些事,他们觉得文化这东西天然就是好的,做这些事是高尚的,这可能和普遍的基督信仰有关,我抄录维特根斯坦喜欢的朗斐楼的一首诗
在艺术的古昔岁月,
直至不可见的细节,
匠人无不殚尽精心,
因为诸神洞察一切。
然而,我们今天不得不问一句为何文化,何以文化,在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现代社会,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这问题是个困难的问题,但有两点或许可以提出来。
第一,尽量诚实地面对你自己,什么事情有意义,我就尝试去做什么事情,我要觉得文化思想就那样,至少我现在不觉得他有什么好,我就去干点别的,但也不放弃文化,只是在世界中多尝试,最后可能绕回思想也可能没有,全取决于你自己。
第二,答案并非是已经存在的,答案是尚未安定的,我们今天在这么一个时代,一方面以前的东西不再有效,但另一方面也不会有什么再绑着你,答案是自己为自己寻得的。
胡乱说了一些,不太系统,但我觉得就像你说的,聊聊天就会好很多,有处思考,就好像房间通了风似的,氧气进来了。
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