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并不全面的哲学硕士项目列表(欢迎补充)

关于北美部分我主要参考了哲学品酒师上的推荐,补充了些许自己对于这些项目的了解,也加进了一些论坛网友们在评论区给出的补充信息;
北美部分哲学品酒师列出的有(排名从高到低):

Tufts University; 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极其强大,在哲学界(尤其是英美)内部非常prestige,缺点是似乎无奖,以及课程上对于其他分支的开设可能较少
【来自 @初繁言 的补充: PGR上写Tufts最强的领域是mind/cogsci,但这是Dan Dennett和他的cogsci center还在的时候,显然现在已经无了。现在系里对这方面的coverage不是特别全面,虽然有能教这些课的老师,短时间内也没有招能够顶替这个位置的教授的计划。总地来说我觉得这系coverage还是挺全面的,最大的硬伤:1) 没有做逻辑的(虽然有能教一点的),2) 历史只有做ancient的(还有一些做continental的)。但话说回来,本系最大的一个隐形优势:在波士顿,附近有超多学校(哈佛 MIT BC等),Tufts的学生是完全可以在这些学校上课获得学分的。
然后硕士项目的funding方面:目前是可以在学费减免和TA工资加起来的情况下免学费 ,但生活费 完全需要自己出(很多真正的全奖MA项目是可以勉强cover生活费的),而不幸的是波士顿基本是全美(也是全世界)最贵的地方之一。】

Brandeis University; 基本覆盖了主要哲学分支,prestige,奖学金评优发放,不清楚金额,大概率需要自己负担大部分学费和生活费 【来自 @ErrorTzy 的补充:

  1. 关于钱

学费是一年6万刀,奖学金的话应该大多数人都是一万,另外可以申请一万二的助学金,CA是一学期$3200,所以这些如果拿全的话勉强能算是半奖。Brandeis理论上可以选BU/BC/Tufts/Wellesley College的课,但是因为公共交通不便所以如果不开车的话其实过去比较麻烦。另外要补充的一点是Brandeis今年突然招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cohort(17个人,前几年都是4-5个人,再往前一般是8个人左右;可能是把疫情期间的slot都补到今年了?),CA竞争很激烈。

  1. 关于方向

系里的话除了Kate做康德,勉强算和哲学史/欧陆有点关系之外,基本可以说是一个纯种的分析的department(Palle会开各种奇妙的“哲学史/欧陆风格”的课,但是上的比较随意,而且是明显的分析哲学家看欧陆/哲学史的奇谈怪论并获取灵感的风格,不是进入欧陆传统/哲学史的研究);然后虽然前几年招了一个做逻辑的Matthew,但是目前为止也没有入门级别的逻辑之外的课程。从我粗糙的观感上来看,ethics/political philosophy和metaphysics应该是强项,epistemology和mind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指导,别的相对来说可能比较薄弱】
【来自 @百无一用 的补充:
Brandeis的话,今年其实是16个人(因为有一个人从来没来上学),当然还是希望明年少收点(
以及没有放在网站上,24年的placement是有三个学生申请,一个去了stanford,一个去了cuny,还有一个去了华大西雅图。
以及要说的一点是目前在这里没有碰到不关心学生的老师,以及cohort之间的氛围很好,很融洽!】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在哲学史,政治哲学,神经科学哲学方向很强大,提供全奖(截至目前)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覆盖全面,提供全奖(截至目前)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ilwaukee;覆盖全面,TA免学费,工资9000刀(应该是一年or一个学期?)
【来自 @日落椰酥 的补充:
除了免学费以外,Dean批准的funding是fully funded 5 slots,但是university允许系里把这5个full funding按照系的意愿自己分配,可以多招人。所以他们是5个全奖名额拆成了15个名额(grad students一共15个,并不是每届15个),每一个名额ta-ship大概是9k/year,分9个checking发,不含暑假,即大概1k/month。按照Stan的说法TA-ship非常轻松,每周只需要lead一到两个discussion session (2-4小时)。暑假或许有别的工作机会,工资额外算。总的而言还是要家里补助生活费的。】

University of Houston; 品酒师推了,但我不了解(欢迎补充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同上(

Virginia Tech; 在科学哲学,语言哲学,形而上学,价值论方面很强,全奖,提供的TA工资是全美最高,2w4刀每年
【来自 @七个蛋 的补充:
首先是工资方面。实际上现在是每个月扣税后拿$2200,然后拿九个月。所以平均的话其实是1650一个月……如果租房省一点的话勉强够cover生活费。虽然不用付学费,但是每学期还有1600刀左右的学杂费需要自己出。当然这个情况可能已经比北美很多学校都给得多了,但我想说其实也有点局促。
faculty方面的话我觉得科学哲学确实很强(Wendy Parker人真的很好也很有水平),除此之外语言哲学、形而上学方面人也很多。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也有一些。哲学史的体感没啥人。基本该有的都有,只是对我这种喜欢social philosophy的会感觉没有很对口。】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 不了解(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s Angeles; 同上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esp. for applied ethics); 同上

Ohio University; 同上

Texas Tech University; 课程覆盖分支全面,相比前面几个提及的项目,TTU提供了他们没有或很少的古代哲学课程,提供全奖,冲浪看到有读这个项目的前人评价很高,哲学系的老师都很nice,缺点,placement这几年看来,做心灵哲学的好像并不是很好,但做古代哲学的placement还挺好

University of Missouri, St. Louis; 不了解(

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
【来自 我爱大菠萝蜜 的补充: 分享一下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的情况~先说坏处
Placement:最近两年系里都没有把placement放到网页上,原因之一可能是系里的人手不够,没有时间去更新网页,之二可能是这两年的placement并不是很好。今年申请了五个人,两个人有offer,三个人一个offer都没有,上下限差距极大,去年申请了五个人,申请结果最好的去了boulder。
原因可能是:系里的老师做的东西都比较非主流。一位老师做grief,喜欢偏欧陆的哲学风格,是个在北美几乎没人做的话题;一个老师做欧陆哲学以及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一个老师做safety之类的知识论;一个老师做宗教哲学,在20年前做过IBE,但是目前已经不做了,并且据系里做形式知识论的人来说,似乎并不能对形式知识论等热门formal philosophy提供任何有效的指导;一个老师做legal philosophy,非常legal…曾经有一位做cogsci的老师,但是已经跳槽了。因此,如果按部就班地在WMU上课以及从上课的内容中选取ws的主题,最后的申请结果下限会较低而且上限也不会很高。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wmu的申请结果并不是很好的原因之一吧。今年有同学申请到了ucla,不过做的东西跟老师们做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
Funding:我两年前还是13k,9个月的合同,据说每年会涨一点。但是今年申请的这一届同学的反馈是,现在拿funding的话,普遍在第二年就要独立教两到三门课,因为有教授和不少lecturer离职了,所以在第二年申请的时候可能压力会非常大。
氛围:这两年系里总共只有一个女同学。男女比例失衡严重,且几乎全是白男,diversity比较差。
老师:老师数量非常少,不稳定因素大。如果恰好自己想work with的老师休sabbatical了或者拿external funding不教课了,那就gg了。而且做safety的老师常年zoom,完全见不到人,但是据说available for online independent study。
上课:不少课都很水,老一点的两个老师基本上读的东西是20年前的,年轻一点的两个老师由于太过佛系,上课比较disorganized。做legal philosophy的老师喜欢上legal philosophy,用的是law school的风格,读legal case…

说完缺点再说说优点
老师:因为老师现在只有5个人,每一届申请的学生也差不多5-6个,所以基本上每个人只要主动去找老师改ws,聊申请,老师们都能有时间来帮着给反馈。而且老师们由于做的东西都很非主流,平常聊起哲学来会能感受到很吸引人的特质(特指两位年轻的老师)… 感觉我在wmu的两年跟两位年轻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做学术以及做人的态度…
cohort:cohort数量也小,而且有概率能遇到一个很棒的cohort,可以收获不少朋友。
上课:因为老师们做的东西比较非主流,在这里学习和上课会有那种非常不功利的感觉(e.g., 不会想着追热点,读新论文等等),很助于陶冶情操…(当然这也可以是坏事)
生活:小镇生活很舒适,自然环境好,学校人少,适合安静看看书。给的funding也足够生活~

Calgary University; 加拿大,不了解(
【来自 @会飞的兔子 的补充:
今年Calgary的funding涨到了28k加元一年,不过学费好像也涨了,第一学年8.6k,第二学年8.9k】
【来自 @Teki 的补充:algary的科学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social political比较强,提供每年minimal 15k加元的funding(形式为TA+奖学金),但不免学费。国际生学杂费减免后大概6-8k?不知道现在多少。总体来说,funding能够cover除学费外的生活费。PS:加拿大(还是只有Alberta?)的TA工作时间上限是12小时,而且很多时候不需要做full TA,所以感觉平均来说工作时间比美国短。

主要的缺点是Calgary不是考博工厂体制,所以不会在培养方案上专门设计帮助申请的课程或学习部分,同时需要在申请的同时准备写Thesis。】
【来自 @zly 的补充:
补充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吧
Calgary卡大的话ma funding不够覆盖生活费的,6-8k不是交一年的房租就用完了吗……还是要找家里要一点钱吃饭,不过如果像我吃得比较省的话一个月就300左右,找家里要一千五百块钱,和国内水准也差不多吧。
另外卡大的diversity支持是我现在见过最好的,我亲身体验来说比国内肯定好很多,比la也好很多。具体来说的话卫生间一定有第三卫生间,几乎所有的disability学校都有专门的支持部门,种族性别相关的支持部门和活动也特别多。美国的其他地方我没体验过,但是我在查一些意向学校有没有相关支持部门的时候并没有查到。如果关心diversity的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因素。
人际关系会比较疏远?也可能是我比较内向。但是大家都很温柔很有松弛感。
最后,冷!冷!冷!不是冷我可能会考虑继续申卡大……】

Dalhousie University; 加拿大,不了解(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加拿大,全奖,在国内分析哲学圈很知名,有很多中国学生
【来自 @GavagaiX 的补充:

  1. Funding
  • 全奖这个词有些误导,因为SFU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奖学金(即躺在家里就能拿到且不扣税的钱),唯二的例外是入学的时候有一个入学奖学金(2500加元),以及夏天可以申请的一个Fellowship(7000加元)。入学奖学金我不确定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拿到(没有求证过),Fellowship需要确定导师然后写一个proposal来申请,优先给之前没有拿到、正在准备申请PhD项目的学生。
  • SFU主要的资助来源是TA或者RA的工资,去年最新的谈判结果是TA的工资每年随通胀水平而上涨,目前的话一学期税前是7000+加元(所以需要四月报税再抠回来一点退税)。SFU每个学年总共三个学期。另,TA工资本身是与工作时间挂钩的,7000这一档是哲学系TA标准工时能拿到的工资,要求是工作210小时/学期(需要带3个写作课的tutorial或4个非写作课的tutorial)。如果你选择减少工作量,收入也会随之下降。(同理,如果多教课可以多拿钱,不过一般没人愿意多去教TA课orz)我没做过RA,但感觉是工资和正常TA持平的,或者如果是那种工作量很低的RA,系里会想办法给一个partial TA来补足工资。
  • SFU目前提供学费减免,所以需要用自己的工资收入抵学费。如果是当TA的话(事实上是所有认可的工会成员,但哲学系学生能做的也就是TA;RA的情况见下文),可以向学校请求在学期开始时不交学费,改为每两周自动从工资里扣除一定的金额直到扣除出本学期所需学费。但是这个deduction需要每个学期开始前自己去申请。RA目前没有这个福利,因为学校拒绝把研究生RA视为雇员、因而不视为工会成员。
  1. 方向
  • 总体来说感觉还是蛮全面的,逻辑、形而上学、知识论、科学哲学、心灵哲学、伦理学(规范的,meta的)、美学、哲学史都有人做。相比之下政治哲学、法哲学方面不是很强,只有部分做伦理学的老师兼做一些议题,而一个相对比较专注在政治哲学的老师计划退休。不过今年SFU在招做政治哲学的AP,所以之后会稍微弥补一下。
  • 个人感觉近几年在申请上比较成功的同学主要集中在科哲、M&E、规范伦理学、哲学史上(纯属个人意见+历史偶然)
  • 说到退休,做心灵哲学/cog sci的几位老教授似乎都计划退休或者不怎么指导学生了。不过同样,去年新招了一位做mind/cog sci的老师。
  • 哲学史方面,主要是early modern continental和Kant;某位做逻辑学的老师近期在发展对古希腊哲学的兴趣。
  • 一部分老师有一些Asian philosophy的兴趣XD,春天刚组织过一个Asian philosophy workshop.
  • 理论上可以选UBC的课,不过没有车的话通勤去UBC还是略麻烦,而且选课需要提前申请,据我所知很少有学生去UBC上课,平时也不见UBC的学生来我们这里。例外是每年会有一门UBC的老师在SFU的downtown校区开一门课,面向两个学校的学生,这些课还是有不少同学选的。

以上项目都以分析哲学为主,部分项目可能涵盖了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或古代哲学的课程,目前我并不知道北美的全奖硕士项目有大陆哲学方向的

关于欧洲部分我只能提供一些自己比较了解的项目,他们在方向,准入要求,花销上都各不相同,
欧洲部分:

USI Philosophy MA; 纯分析项目,瑞士某小城,英授,生活环境基本用意大利语,可能会有些些生活上的不便(在大部分非英语国家都有这种问题),faculty非常强,蒂莫西威廉姆斯什么的都在教课,但是之前有看到对这个项目placement的质疑,嗯。。。可能是因为英语哲学界基本被北美统治,所以placement以北美哲学系在读或者更多关注北美的朋友们来说确实不如北美那些项目,但是我觉得在欧洲内部已经很好了。似乎有奖,但基本要做好自己出学费生活费的准备,两年花销可能在30w到35w左右(截至目前)

LMU Master in Logic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德国,极度偏向数学哲学和逻辑学的项目,但是在科学哲学方面也很强,placement在欧洲算是最好的硕士项目之一了,无奖,虽然德国生活成本比瑞士低,但是鉴于慕尼黑应该是德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两年预计开支30w比较稳妥(或许高了)

University of Bucharest, Master of Arts in COGNITIVE SCIENCE (MIND THE BRAIN!) and PPE Master, 罗马尼亚,估计大伙不太会看得上这个以及我后边会提及的一些小国不知名项目,但是因为本人本科背景烂烂的加上没什么钱,当时看过很多类似的项目,我觉得或许有人会需要,因此也一同放上来;认知科学哲学项目主攻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涉及道德心理学等内容,和这个项目的director线上meeting聊过,感觉内容设计上还不错,但是真的很籍籍无名,而且是个新项目,完全不知道申博会如何(单从项目和学校本身提供的助益来说是断然无法与前边的项目做比较的),PPE项目也是类似问题,但是优点它确实在欧洲英授哲学硕士本就不多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选择,且罗马尼亚生活成本低廉,可能两年10w足够(截至目前)。。。以及罗马尼亚英语普及度不高,生活上可能会遇到一些不便

RUB Master in Cognitive Science, 德国,算是很强且准入门槛不高的认知科学项目,缺点是相比哲学更偏认知科学,会涉及不少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的课程和内容,但是如果做认知科学哲学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项目,placement不明,自费(RUB还有一个科学哲学硕士项目,但我了解不多,在此提及一下)

柏林洪堡大学 Master “Mind and Brain” (M.Sc. / M.A.), 这个一度是我最喜欢的项目之一,但是因为德国留学准备材料极其繁琐漫长且这个项目的准入要求也比较高(Brain分支德制绩点1.0, Mind分支1.2)就没有申请,这个项目是把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整合进这个大项目中,大项目内部有Mind和Brain两个分支,前者以心灵哲学为主,后者以认知科学为主,但两个分支的课程是可以互选互上的应该,这个项目是依托于柏林的Mind and Brain School组织的,整合了柏林各个学校的脑心研究学者,placement不明但应该不会差,缺点就是准入要求高,而且似乎更偏爱有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申请者

Pavia University, Master’s Degree Course in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Foundations, Methods, Applications; 意大利,这个项目是由帕维亚大学和贝加莫大学联合组织的跨学科项目,课程涵盖了心灵哲学,神经科学,以及许多其他内容,优点是对于非哲学背景申请人很友好,但是新项目,placement不明,课程设置上来说并不像传统哲学项目那么专精。然后我个人挺喜欢pavia这小城的。。。不过这个项目前几年行政总部在贝加莫,所以学生应该也主要在贝加莫活动。然后意大利人英语不太好,生活上可能有些不便。。

University of Turin, MA in Philosophy; 意大利;如果没有意外我二硕可能就去这里读了。。。mind and cognition看起来非常强,center of language, logic and cognition有很多讲座且请的都是大佬。。。至于体验如何待我去上一年再写点细致评价

University of Hradec Králové, Master in Philosophy; 捷克,课程开设很全面,从课程表上看也很有意思,覆盖了分析和大陆传统,心灵哲学,政治哲学,哲学史等各个方面都有,缺点是非常不知名,对于申博来说可能跟在大陆读硕士差不多,但是它说自己和埃默里大学有合作我不知道具体是个什么情况。。。但花销极其低廉,对非哲学背景申请人应该也较为友好。且捷克的硕士项目似乎都需要在最后参加国家考试,整个考试还是挺严苛的看起来,所以可能对于没有哲学背景且本身本科背景也不是很好的申请人来说是个不错的探索和打基础的选择(?存疑

Pardubice University, MA in Ethic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捷克,这也是我个人很喜欢的项目之一,但是缺点同样是非常不知名。项目优势在于提供了相当全面的政治哲学伦理学方向的课程,整体风格仍然属于英美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规范性研究,faculty中有不少人和北美学术界有联系,应该会比上面那个捷克项目提供更好的申博支持(但当然远远无法和那种北美博士跳板比。。。花费低廉,且提供奖学金机会,申请是以材料加面试(或许还有入学考试)的形式进行,面试涉及的大部分内容会和你提交的ws有关,两个捷克项目还有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捷克的英语普及也不是很好

Tartu University, MA in Philosophy, 爱沙尼亚,也是我很喜欢的项目。。。优势是课程覆盖面极大,提供的课程广度几乎可以媲美一些北美大哲学系,在心灵哲学,医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各个方向都有开设课程,覆盖分析和大陆传统,对于前沿研究跟得很紧,practical philosophy的chiar是阿伦特研究的大牛,22年的时候问过placement,我个人觉得在欧洲内部还算不错,对非哲学背景申请人友好,有半奖机会(免学费),爱沙尼亚生活成本低廉,英语普及相比前面几个项目所在国要好不少,以及,塔尔图的符号学据称世界第一(虽然我觉得这种排名排来排去也没啥意义),哲学系课程框架自由度很高,可以和主管协商,跨专业选课应该是被允许的,如果有对符号学和哲学感兴趣的朋友或许可以考虑这个选择。缺点,没什么名气
【更新:塔尔图大学的哲学硕士目前已经改革,目前的课程结构极度侧重于应用哲学和应用伦理学,课程框架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高度自由,在我看来这使得这个项目失去了它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后续有申请意愿的朋友需要慎重考虑】

CEU MA in Philosophy, 奥地利,中欧大学的哲学硕士有两年制和一年制,对于非哲学背景申请人友好,但一年制更倾向于招收有哲学背景的申请人。分析哲学为主,但中欧大学本身的政治学理论非常强,在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史上也有不少可选课程,placement在欧洲算是很不错的,根据申请人的学术能力提供奖学金,当时给我免了学费加上每月300欧的补贴,我想论坛中的大部分人本科背景都会比我好很多,因此得到的奖学金应该在此之上,在有奖情况下两年应该还需要准备20-25w(保守估计)。根据冲浪看到的信息来说,中欧大学的人文关怀非常到位,至少是英国大学远远无法比的。但是据说这两年CEU在财政上也面临一些问题,只是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关于英国及爱尔兰地区我只提供一些概括性描述和我个人在这里读书的体验感,不提供具体的项目和介绍

英国及爱尔兰地区:

我个人的体验(已更新,删去了一些 @timetiny 提到的重复内容),单独讲讲伯明翰哲学系,但从我的了解来看,我在伯明翰面对的问题应该是在英国读哲学硕士都会遇到的问题,lse, 圣安,谢菲尔德在我看来比较像是例外,格拉斯哥听到过许多好评,但具体不是特别了解,估计没法提供像这三所哲学系那样的师生比和学生支持:

如果我和英国本地生交同样的学费,那么伯明翰哲学系的一些我都可以接受,并且会热情推荐别人来enroll我现在在读的这个项目。但作为国际生,我目前的评价就是,不值得。

去年申请时因为本科学校糟糕的行政出了很多乱子,在欧陆学校临近申请窗口关闭时都还没有拿到学信网认证,gap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接受的选择,所以临时加申了几所英国,包括Sussex,Exeter,Lancaster,Birmingham,Glasgow,Edinburgh,没考虑伦敦几所是因为上不起。。。在这些学校当中,Birmingham在那个时间节点有唯一一个还可以申请的奖学金,并且我当时突然决定了放弃接着做政治哲学和政治学理论而是转向去做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Birmingham刚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项目MSc in Philosophy,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y,所以我最后接下了Birmingham的offer,现在看起来很难说我是不是会后悔,但在Birmingham的体验确实让我觉得我的学费花的非常不值得。

Birmingham哲学系有6个硕士项目(这还是排除了distance learning形式的项目之后),分别为:MA philosophy; MA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nd ethics; MA international law, ethics and politics; MSc global ethics and justice; MSc philosophy,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y; MRes philosophy

(MRes是研究学位,不同于其他学科,英国哲学硕士的研究学位分MRes和MPhil两种,有些学校只开一种,有些两种都开,一般来说MRes的时间跨度为1-1.5年,MPhil为2年,但也有不少学校的MPhil也是1-1.5年)

这六个项目除了MRes基本每个都会录取二十到三十个人,所以我们一届硕士一共150人左右。。。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哲学系内部开设的课程互通,所以这150人选课也并没有分流,导致某些时候seminar课程上有三四十个人。。。这样的seminar体验如何可想而知。。。并且因为开设的这些项目都并非纯哲学项目,在录取时会吸纳很多非哲学本科的学生,如果没有seminar leader的有效引导,seminar上的讨论经常会脱离哲学的讨论语境也不会和论证有太大关系。。。

我enroll的MSc in Philosophy, Mental Health and Psychology(以下简称PMP)一般来说要上三门心理学院开的课和三门哲学系开的课,我上学期上的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s和philosophy research methods都非常糟糕,psychology research methods内容太多,一周一个主题(甚至有一节两小时lecture教python这种荒唐安排。。。),但全部是走马观花,到最后很难说能有几个学生真理解了哪个主题的内容

philosophy research methods内容太少,四五周就能讲完的内容非要设置成一个20学分11周的课程,导致每节课上下来都感觉空空如也,虽然因为在国内读书缺乏写作实践层面的训练,这门课我确实还是学到了有用的东西,但它真的不应该作为一个20学分的课程开11周。。。

这学期的philosophy of mind和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体验倒是蛮好的,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两门课seminar leader对学生的引导和对seminar的掌控很好,加上这两门课基本只有做纯哲学和PMP项目的学生会选,所以课上只有二十个人左右。(虽然还是很多,但至少不会像四十个人那样灾难。。。)

另外一个非常让我不满的地方就是对学生的支持非常不足以及整个系都是一种奇怪的冷漠疏离氛围。除了同一批新进的两位女性faculty会说下课后愿意和学生交流之外(非常不幸我和她们的方向实在太不同),其他的faculty下课后就立马消失,不会和学生有超出教学任务之外的任何交流,甚至Office hour很多faculty也只愿意聊和课程相关的内容,不会提供在此之外的更多帮助(这件事情我和一些mres学生以及phd学生聊过,他们也觉得很sick。。。台湾同学甚至直言他在这里得到的支持远远不如他在台湾读书时得到的多。。。)。。。我唯一聊到和之后升学相关的事情是用我的supervision time(一共只有5小时,包括对毕业论文的supervision)和我的supervisor聊的。我甚至不能找我的supervisor帮我看申博rp,因为supervisor只会读学生1w5的writing(这也是毕业论文的字数),超出这个字数就不会看了,如果我找supervisor看rp就会占用掉他看我毕业论文的字数限制,我毕业论文就得不到完整的feedback了。。。找faculty在Office hour给rp提建议又会被推回去找自己的supervisor。。。到现在第二个学期马上结束了,我得到的对我的writing的建议只有来自课程作业feedback的那些。。。

那PMP有任何好的地方吗?或许吧。我的supervisor和我说PMP非常prestige。相比牛剑lse爱丁堡以及一众北美强校它当然不够看,但是把PMP写在我的简历上之后,我申请到了很多我只靠本科学历不可能申请到的硕士项目,也套到了一个以色列做计算心智理论的全奖博士(出于伦理考虑我拒绝了)。除此之外,我确实学到了不少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知识,至少现在看这些领域的研究文章不再是两眼一黑了,至少跨学科项目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东西PMP做到了。

但是,PMP作为一个跨学科项目,对录取学生的本科背景没有很严格的限制。我最近在国内互联网看到有许多心理学甚至是管理学本科学生被中介在25fall送进了这个项目,这种情况恐怕会在之后几年里愈演愈烈,英硕的中国留学生质量确实一言难尽,上课坐在第一排玩游戏刷抖音讨论不开口是常态(不管是心理学院还是哲学系都有这样的人在),PMP现在或许像我supervisor说的那样有不错的声誉,但我很难说它未来还能有多少。。。并且,在我看来,除非一个学校或者哲学系在声誉上是绝对的断档式的突出(比如牛剑lse爱丁堡),否则声誉相比于对学生的支持是不值得纳入考量的因素,伯明翰哲学系在欧洲或许的确有很好的声誉,但是欧洲之外别人可能并不会觉得它和牛剑lse爱丁堡之外的学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充分支持带给你的帮助绝对要比声誉带来的帮助大得多。

所以,如果你来英国读哲学硕士,在伦敦和牛剑之外,请在圣安(language, metaphysics, wittgenstein, epistemology) 谢菲尔德(cognition, consciousness, moral psychology,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爱丁堡(mind, cognition)中间做选择。

【来自 @timetiny

更新版
大家好,我来提供一些关于英国硕士项目的信息,内容有点多,我慢慢补充。本篇帖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体性评价,第二部分谢菲尔德哲学系评价。英国高校数量众多,情况比较复杂,这里只针对楼主提供的信息和我个人的就读项目做一些补充。其他信息之后有机会再分享。

【General】
英国硕士项目最常见的分类是授课型和研究型。这里只讲授课型。授课型一般都是自费,奖学金很少,能否搞到以及能搞到多少看个人本事。所以来英国读书最大的缺点就一个字:贵。如果你要继续申请博士,成功概率最大的路径就是继续留在英国读,需要你的学位评定在 Merit 以上,如果要申奖学金则需要达到 Distinciton,否则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想拿到 Distinction 学位需要做非常充足的准备和努力。该死的是,即便拿到了也未必就能申到。拥有 Distinction 学位但申请奖学金失败的案例也并不少见。但是如果自费的话就容易多了。所以这条路子适合那种家境很不错,可以不吃力地拿出三四百万供你在英国自费读硕博的学生(我认识好几个自费博士生,只能说有钱人还是有的)。当然,你还可以选择申请英国之外的博士项目,只不过成功的概率要比继续在英国读小很多(如果只单纯看申请成功率不考虑奖学金的话)。

如下几类学生可以考虑来英国读硕士项目: 1)特别有钱的;2)受限太多的;3)能申到牛津剑桥的。 我个人属于第二种,各种 buff 叠满了:已经在国内读了一个硕士(如果要回国找工作会牵扯年龄限制问题),且本硕都不是哲学专业(欧洲其他地区对转专业非常不友好),且本科不太好(双非一本);且硕士院校被纳入了美国实体黑名单(很多人说应该只有理工科受限,但实际情况是,我的学长学姐哪怕是去读人文社科,签证也一样会被拒,能否入学全靠运气)。如果你的情况跟我有类似之处,且你已经想好了申博失败后的退路,那么你也可以考虑来英国读硕士。

关于师生比,我个人感觉英国哲学系硕士项目师生比还挺高的,很多学校的哲学系一个班(项目)学生也就 8-12 个人。比如约克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就不太多。他们还有个项目叫 political and legal philosophy,一个班不到 10 个人,中国学生也很少(上届就一个),跟谢菲的情况比较像。可能那些排名比较靠前的热门学校人数会比较多?总之这个东西还是得具体去了解。

英国的基本教学模式就是 Lecture+Seminar+Office hours,这个英美大差不差。 据说美国本科生的研讨会叫 Section,研究生的叫 Seminar。英国没有这种区分,统称 Seminar。以及英国这边的 Seminar 基本都是教授亲自带的,很少会把这活派给博士生。如果要让博士生带,也只能带本科一年级。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下面我会重点讲一下我在谢菲尔德大学哲学系的就读体验(如前所述,英国院校太多了,系与系之间的氛围差异也蛮大的,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在哪里读书,就尽可能地把你那里的情况讲得详细一些,最后大家一起拼凑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院校版图,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我们系一共有三个硕士项目(未来可能会变):1) Philosophy; 2) Political Theory; 3) Cognitive Studies。我读的是 Political Theory,这个项目是和政治系合办的,但归哲学系管理。我这届的哲学系硕士生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在英国,political theory 和 political philosophy 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基本就是一个东西。

如果你想做政治哲学或伦理学,来这里读 Philosophy 或 Political Theory 会很爽,因为有相当多的老师都在做这个,而且都是很优秀的学者。来这里做 moral psychology 的博士生也比较多。我个人对元伦理学和(当代)政治现实主义感兴趣,我们系有五个元伦理专家,政治系还有 political realism 的代表性人物 Matt Sleat,以及其他几位同样做该领域的学者,请教起来不要太方便。我非常同意楼主说的,来英国读哲学一定要提前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分支,然后要去找最能支持你研究兴趣的地方,否则学习效果和就读体验都会大打折扣。一年时间非常紧张,没有时间给你探索。

我们系的硕士项目秋季两门+春季两门,包括一门必修(每周两小时的Seminar,一个班 8-12 人)和三门选修课。如果你选的课是授课主导,那么你每周会有两小时的 lecture +一小时的 Seminar。lecture 是和本科生一起上的,人数比较多。一小时的 Seminar 是和本科生分开的,一共 3-5个人。硕士生可以和老师讨论课程论文,老师也会帮你改 draft,这是本科生没有的待遇(他们只能给老师看 plan)。

哲学系的 lecture 都是可以申请旁听的。我这学期申请了一堆旁听(当然不会每节课都去,我会根据课程大纲有选择性地听)。在系统里还可以查看课程录屏和课件。

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系有两个特色课程:Guided Reading 和 PhD Proposal,秋季学期和春季学期都有。我这学期选了 Guided Reading (实质上是 Guided Writing),这门课旨在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独立研究项目(就是写一篇自己想写的论文出来)。选这门课的学生需要带着自己的研究计划去找导师,如果对方同意(除非你的选题太离谱,否则一般都会同意),就由这位老师一!对!一!指导你阅读和写作,学期末的时候提交一份 4000-6000 字的论文成品即可(这不是学位论文哦)。我和我的论文导师每 1-2 周就会见次面,每次可以聊一小时(正常情况是每两周一次,但我的老师人比较好,所以我有需求他都会尽力满足)。平时有问题可以邮件沟通。论文提交前还会帮我改两次 Draft。在指导我的过程中,老师会根据我的写作进展给我推荐阅读材料,还会给我布置一些小的写作任务,比如回答一些他提出的问题,来检验我对相关文献的理解是否到位。这些小的写作任务他都会仔细看并给出批注。真的非常受用。当然了,每个老师的指导风格可能不太一样,其他老师未必会这样支持学生,选老师之前要了解好!这里再多说一句,有些东西我们确实改变不了,但还是可以尽可能地改变一些,毕竟人际交往是有相互作用的,如果你是一个特别积极好学、为人处世有分寸感,甚至还有点人格魅力(比如很幽默之类),老师也会感受到你的能量,然后给予你更多积极的回馈。我没有选 PhD Proposal,但据说这门课也很受用,大致就是系里会指导你写 RP ,也会指导你申奖学金。此外,Guided Reading 还会搭配哲学系的 Reading Group(我们每学期都有六七个,挑自己喜欢的就好);PhD Proposal 还会搭配 Research Seminar。即便你不选这两门课,你也可以参与,只要发一封邮件请负责人把你添加到 email list 里就好。

除了图书馆,哲学系办公楼还专门为硕博研究生提供了四个学习空间和一个休息室,配备电脑、懒人沙发和厨房等(不过几月之后我们系就要搬楼了,不知道新楼会是怎样的布置)。最重要的是,我认为我们系的老师「人品」都非常好,Ta 们对同事和学生都非常友善。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就读体验。我常常觉得我们系就像一个温暖有爱的小家一样。我觉得在哲学系读书,人与人之间的支持也很重要。

最后一个提醒,一定要善于挖掘学校和系里的资源。英国大学的资源还是蛮丰富的,但需要你自己主动去搜索和利用。注意留心各种邮件,不要看都不看就移到垃圾箱。在保证基本课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参加活动,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源,让自己「动起来」(比如我们系明明给研究生提供了 study spaces,但很多学生都不用,觉得不如在宿舍待着。我经常去系里提供的学习空间,不自觉就认识了更多的学生和老师,也了解了更多的信息。)一年很短,没有那么多「下次再说」。「下次」几次就毕业了。这种短学制有个好处就是能锻炼你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执行力,洋洋洒洒的三年可能真的不如冲刺一年的含金量。

【来自 Stavanger 的关于荷兰比利时哲学系的补充:

大家好!我来补充一些荷兰(和比利时)哲学硕士项目的信息。 我得到的信息更新时间截止在23年左右,可能不会特别全面,后面有机会再慢慢补充。如果有错误或过时的内容,欢迎指出。在最后附了一下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绝大部分(?)哲学硕士项目网址。

【大概情况】

荷兰和比利时的硕士项目都是英授项目,所以大家只需要考雅思或者托福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为了学术研究专门学习荷兰语。这可能算是一个语言上的优势,相较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

(1)荷兰一年四个学期、课程安排比较紧(“欧洲衡水”),一般每九周为一个课程周期,前七周上课,在第四周左右需要交一篇期中论文,第九周前后交期末论文。然后进入下一个学期。总体节奏会比较快。有些课程除了两篇论文之外,还需要做一次独立报告,一般为介绍这次课程的阅读材料中的一篇论文或一段原著材料;

(2)(至少就乌特勒支而言)哲学系内部不同教研室(哲学史、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合作相对紧密,会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此外,由乌特勒支大学和莱顿大学牵头设立了荷兰哲学研究院(OZSW或The Dutch Research School of Philosophy; https://www.ozsw.nl/ ),旨在联合开设研究型硕士的哲学系。只要你被OZSW合作机构其中的任何一所学校(也就是荷兰所有开设RMA的学校)的哲学RMA项目录取,都会默认你是OZSW的会员:

a)这个哲学研究院OZSW会每个季度有不同的学校开展合作设立专题课程(比如我曾经上过的几门课就包括“近代早期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希腊思想在19和20世纪的德国哲学中的影响”,以及每年会召开的OZSW研究生学术会议和OZSW冬季学校Winter School);

b)另一个OZSW的优点就是可以跨学校选课,比如你在莱顿大学,但你想上的一门课只有乌特勒支开了,而莱顿没有这方面的课程,你就可以直接以OZSW会员的名义选择乌特勒支大学的这门课,不需要任何学费,并且学分互认。
OZSW开设的很多长期或短期课程,可以很好地弥补某一学校的教学短板,也可以借此开拓视野;

(3)荷兰目前可申请的奖学金的减少,目前可以申请的是NL Scholarship for Non-EEA International Students,曾经有个橙色郁金香奖学金,但目前大陆地区的名额被取消了;

(4)比利时留学:与荷兰比较,学费相对低廉(鲁汶的学费(€ 4.446,6)只有荷兰学费的四分之一,且第二年如表现优秀可以和欧盟学生一样享受学费减免(€1.425,7)),生活费相对也没有那么高,虽然受欧洲通货膨胀影响都在涨价。
https://hiw.kuleuven.be/en/apply/tuitionfees

(5)两国这两年的治安状况均有所下滑,但相较于北美或南欧而言仍算安全,小偷数量还没有意大利等地那么离谱。

(6)荷兰的生活成本
a)越来越贵
b)房补(23岁以上,但房子比较难找)
c)乌特勒支大学在2021年给出的生活费建议是925欧一个月,附乌特的生活费预估的最新网站以作参考:
https://www.uu.nl/en/education/welcome-to-utrecht/prepare-your-stay/cost-of-living。

【各个大学的具体情况】

a)荷兰的莱顿大学(Leiden):

  • 侧重现当代欧陆哲学(现象学、尼采)和古代哲学、科学哲学。有一位古代哲学的教授近期打算退休。硕士项目有两年制也有一年制,其中一年制的项目目前有五个方向:

  •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MA)]

  •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MA)]

  • [Modern European Philosophy (MA)]

  •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and the Economy (MA)]

  • [Global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MA)]
    每个方向会有自己不同的课程安排,可以搜一搜curriculum看一下。这里贴其中一个项目的网址:Global and Comparative Philosophy (MA) - Leiden University

两年制硕士为研究型硕士:

  • [Philosophy of Humanities (MA)]
  • [Philosophy of Law,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MA)]
  • [Philosophy in World Traditions (MA)]

b)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Groningen):

  • 有着极其优秀的近代早期哲学研究中心,同时在实践哲学(康德伦理学和法哲学)和理论哲学方面也有建树。
  • 是荷兰唯一一所独立建院的哲学(系),其他大学的哲学系均附属于人文学院,研究资金较为充足。不过目前因为荷兰科研大环境不景气,经济实力有所下滑。
  • 近代早期哲学的老师很多,而且很喜欢与学生沟通,系内氛围不错。

c)荷兰的奈梅亨大学(Nijmegen):

  • 课程设置相对较为传统,是一个体量很大的哲学系,特别是在传统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方面有很优秀的老师,但在国际化方面相对较弱。
  • 奈梅亨的哲学课程种类比较多样,但是与北美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有较大差别,更像是欧陆风格哲学硕士的英语版本。
  •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奈梅亨与英语世界的交流不多,但是与德国哲学界的合作交流相对紧密。有一位专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然哲学的教授就从德国拿到了funding。

d)荷兰的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 乌特勒支将自己的硕士项目定位为“分析风格”的硕士项目。在学习中极其注重文本阅读和论证重构,这一点无论是在哲学史还是实践哲学的课程上都有所体现。
  • 理论哲学涵盖了大部分传统的分析哲学领域,目前系里面对于行动哲学,尤其是行动哲学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进路很感兴趣。
  • 实践哲学,有独立且规模庞大的伦理学研究所,所以同时也开设了一个一年制的applied ethics硕士项目。
  • 哲学史方面目前各位教授兴趣分布比较均匀,涵盖除中世纪外的大多数方向,最近新招了一些做伊斯兰哲学史的老师,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哲学史研究和分析方法的结合相对较多,但是同时也非常强调“历史细节”在哲学史研究中的地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乌特勒支在自然科学学部下面开设了HPS硕士项目,很多课程和哲学系合并授课,可以相互选课。
  • 根据我的了解,乌特勒支的研究型硕士(两年制,乌特目前也只有这一种硕士)的硕士毕业论文要求长度是所有荷兰开设研究型硕士的大学中最高的,目前是max. 30000词,曾经的要求应该是30000到40000词。

e) 阿姆斯特丹大学:
分析哲学、逻辑学见长,特别是有专门的逻辑学研究所。因为不太了解这一领域,所以就不具体介绍了。

f) 鹿特丹大学

这个大学情况比较特殊。因为鹿特丹大学前身是荷兰商学院,所以整个学校经济和金融的氛围比较浓。但是同时那里有几位非常优秀的近代早期研究大佬。
MA(一年制,https://www.eur.nl/en/master/philosophy)整体上会更偏向传统哲学,而RMA则是更偏向经济哲学,大家申请的时候可以留意。

哲学硕士网址导航

*有研究型硕士项目的大学不再单列一年制硕士项目

阿姆斯特丹大学(Amsterdam)

鹿特丹大学(Rotterdam)

Research Master in Philosophy and Economics(https://www.eur.nl/en/research-master/research-master-philosophy-and-economics)

莱顿大学(Leiden)

RMA:Philosophy (MA) (120EC) - Leiden University.

MA:Philosophy (MA) (60EC) - Leiden University

奈梅亨大学(也叫拉德堡德大学,全称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

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会为优秀的录取者提供Utrecht Excellence Scholarship

https://www.uu.nl/en/masters/philosophy/study-programme

格罗宁根大学(Groningen):会为两位非欧盟申请者提供5000欧的奖学金

RMA: Philosophy - Research | Master’s and PhD degree programmes |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MA in Philosophy:Philosophy | Master’s and PhD degree programmes |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MA in Philosophy, Science and Humanities: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蒂尔堡大学(Tilburg)

前身是纯社科类大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特别突出,目前似乎在努力开发19、20世纪哲学研究,不是很推荐。

https://www.tilburguniversity.edu/about/schools/tshd/departments/dphil/education

比利时(英授)

鲁汶大学(KU Leuven)

RMA: https://www.kuleuven.be/programmes/research-master-philosophy

MA: https://www.kuleuven.be/programmes/master-philosophy#About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研究型哲学硕士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根特大学-安特卫普大学联合培养

RMA: https://www.vub.be/en/studying-vub/all-study-programmes-vub/bachelors-and-masters-programmes-vub/research-master-in-philosophy

卢森堡(英授)

卢森堡大学

Master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European Philosophy 现当代欧洲哲学硕士(低学费 200欧一学期)

楼主关于荷兰和比利时做一点点补充: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之前有一个非常特色也非常好的硕士项目philosophy of neuroscience,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前天收到邮件说这个项目从今年开始不会再继续下去了。蒂尔堡大学在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and mind还有emotion上蛮强的,聚集了一些在这些方面的中生代学者。伊拉斯谟大学的哲学ma有四个分支,整体上是围绕批判理论,激进哲学以及政治哲学(非分析范式)展开的,他们的两年制研究硕是philosophy and economy,会涉及更多经济学哲学的工作;我个人觉得荷兰的一年硕是值得读的,开支整体比英国少很多,留学生的整体质量也高一些,荷兰哲学界和英语哲学系之间也有比较多的联系。
安特卫普大学在philosophy of psychology方面非常强,有不少现在英国学术界的中生代学者都来自安特卫普的phd项目,根特大学在moral psychology方面非常强

9 Likes

Calgary的科学哲学,逻辑(哲学),语言哲学,social political比较强,提供每年minimal 15k加元的funding(形式为TA+奖学金),但不免学费。国际生学杂费减免后大概6-8k?不知道现在多少。总体来说,funding能够cover除学费外的生活费。PS:加拿大(还是只有Alberta?)的TA工作时间上限是12小时,而且很多时候不需要做full TA,所以感觉平均来说工作时间比美国短。

主要的缺点是Calgary不是考博工厂体制,所以不会在培养方案上专门设计帮助申请的课程或学习部分,同时需要在申请的同时准备写Thesis。

1 Like

USI的话我在那边参加暑期学校的时候和当时从那里毕业的中国学生聊过,评价已经发在xhs上了懒得转一遍(草)。请自行搜索 :lying_face:

感谢分享!五年校友补充一些Tufts的信息(感觉网上乱七八糟的谣言也是很多)。
PGR上写Tufts最强的领域是mind/cogsci,但这是Dan Dennett和他的cogsci center还在的时候,显然现在已经无了。现在系里对这方面的coverage不是特别全面,虽然有能教这些课的老师,短时间内也没有招能够顶替这个位置的教授的计划。总地来说我觉得这系coverage还是挺全面的,最大的硬伤:1) 没有做逻辑的(虽然有能教一点的),2) 历史只有做ancient的(还有一些做continental的)。但话说回来,本系最大的一个隐形优势:在波士顿,附近有超多学校(哈佛 MIT BC等),Tufts的学生是完全可以在这些学校上课获得学分的。
然后硕士项目的funding方面:目前是可以在学费减免和TA工资加起来的情况下免学费,但生活费完全需要自己出(很多真正的全奖MA项目是可以勉强cover生活费的),而不幸的是波士顿基本是全美(也是全世界)最贵的地方之一。

4 Likes

小小的补充一下Brandeis:

  1. 关于钱

学费是一年6万刀,奖学金的话应该大多数人都是一万,另外可以申请一万二的助学金,CA是一学期$3200,所以这些如果拿全的话勉强能算是半奖。Brandeis理论上可以选BU/BC/Tufts/Wellesley College的课,但是因为公共交通不便所以如果不开车的话其实过去比较麻烦。另外要补充的一点是Brandeis今年突然招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cohort(17个人,前几年都是4-5个人,再往前一般是8个人左右;可能是把疫情期间的slot都补到今年了?),CA竞争很激烈。

  1. 关于方向

系里的话除了Kate做康德,勉强算和哲学史/欧陆有点关系之外,基本可以说是一个纯种的分析的department(Palle会开各种奇妙的“哲学史/欧陆风格”的课,但是上的比较随意,而且是明显的分析哲学家看欧陆/哲学史的奇谈怪论并获取灵感的风格,不是进入欧陆传统/哲学史的研究);然后虽然前几年招了一个做逻辑的Matthew,但是目前为止也没有入门级别的逻辑之外的课程。从我粗糙的观感上来看,ethics/political philosophy和metaphysics应该是强项,epistemology和mind也能得到比较好的指导,别的相对来说可能比较薄弱

1 Like

补充一点SFU的情况:

  1. Funding
  • 全奖这个词有些误导,因为SFU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奖学金(即躺在家里就能拿到且不扣税的钱),唯二的例外是入学的时候有一个入学奖学金(2500加元),以及夏天可以申请的一个Fellowship(7000加元)。入学奖学金我不确定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拿到(没有求证过),Fellowship需要确定导师然后写一个proposal来申请,优先给之前没有拿到、正在准备申请PhD项目的学生。

  • SFU主要的资助来源是TA或者RA的工资,去年最新的谈判结果是TA的工资每年随通胀水平而上涨,目前的话一学期税前是7000+加元(所以需要四月报税再抠回来一点退税)。SFU每个学年总共三个学期。另,TA工资本身是与工作时间挂钩的,7000这一档是哲学系TA标准工时能拿到的工资,要求是工作210小时/学期(需要带3个写作课的tutorial或4个非写作课的tutorial)。如果你选择减少工作量,收入也会随之下降。(同理,如果多教课可以多拿钱,不过一般没人愿意多去教TA课orz)我没做过RA,但感觉是工资和正常TA持平的,或者如果是那种工作量很低的RA,系里会想办法给一个partial TA来补足工资。

  • SFU目前提供学费减免,所以需要用自己的工资收入抵学费。如果是当TA的话(事实上是所有认可的工会成员,但哲学系学生能做的也就是TA;RA的情况见下文),可以向学校请求在学期开始时不交学费,改为每两周自动从工资里扣除一定的金额直到扣除出本学期所需学费。但是这个deduction需要每个学期开始前自己去申请。RA目前没有这个福利,因为学校拒绝把研究生RA视为雇员、因而不视为工会成员。

  1. 方向
  • 总体来说感觉还是蛮全面的,逻辑、形而上学、知识论、科学哲学、心灵哲学、伦理学(规范的,meta的)、美学、哲学史都有人做。相比之下政治哲学、法哲学方面不是很强,只有部分做伦理学的老师兼做一些议题,而一个相对比较专注在政治哲学的老师计划退休。不过今年SFU在招做政治哲学的AP,所以之后会稍微弥补一下。
  • 个人感觉近几年在申请上比较成功的同学主要集中在科哲、M&E、规范伦理学、哲学史上(纯属个人意见+历史偶然)
  • 说到退休,做心灵哲学/cog sci的几位老教授似乎都计划退休或者不怎么指导学生了。不过同样,去年新招了一位做mind/cog sci的老师。
  • 哲学史方面,主要是early modern continental和Kant;某位做逻辑学的老师近期在发展对古希腊哲学的兴趣。
  • 一部分老师有一些Asian philosophy的兴趣XD,春天刚组织过一个Asian philosophy workshop.
  • 理论上可以选UBC的课,不过没有车的话通勤去UBC还是略麻烦,而且选课需要提前申请,据我所知很少有学生去UBC上课,平时也不见UBC的学生来我们这里。例外是每年会有一门UBC的老师在SFU的downtown校区开一门课,面向两个学校的学生,这些课还是有不少同学选的。
1 Like

补充一些生活上的细节吧
Calgary卡大的话ma funding不够覆盖生活费的,6-8k不是交一年的房租就用完了吗……还是要找家里要一点钱吃饭,不过如果像我吃得比较省的话一个月就300左右,找家里要一千五百块钱,和国内水准也差不多吧。
另外卡大的diversity支持是我现在见过最好的,我亲身体验来说比国内肯定好很多,比la也好很多。具体来说的话卫生间一定有第三卫生间,几乎所有的disability学校都有专门的支持部门,种族性别相关的支持部门和活动也特别多。美国的其他地方我没体验过,但是我在查一些意向学校有没有相关支持部门的时候并没有查到。如果关心diversity的可以考虑一下这个因素。
人际关系会比较疏远?也可能是我比较内向。但是大家都很温柔很有松弛感。
最后,冷!冷!冷!不是冷我可能会考虑继续申卡大……

我来补充一点关于VT的信息吧。
首先是工资方面。实际上现在是每个月扣税后拿$2200,然后拿九个月。所以平均的话其实是1650一个月……如果租房省一点的话勉强够cover生活费。虽然不用付学费,但是每学期还有1800刀左右的学杂费需要自己出。当然这个情况可能已经比北美很多学校都给得多了,但我想说其实也有点局促。
faculty方面的话我觉得科学哲学确实很强(Wendy Parker人真的很好也很有水平),除此之外语言哲学、形而上学方面人也很多。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也有一些。哲学史的体感没啥人。基本该有的都有,只是对我这种喜欢social philosophy的会感觉没有很对口。

Brandeis的话,今年其实是16个人(因为有一个人从来没来上学),当然还是希望明年少收点(
以及没有放在网站上,24年的placement是有三个学生申请,一个去了stanford,一个去了cuny,还有一个去了华大西雅图。
以及要说的一点是目前在这里没有碰到不关心学生的老师,以及cohort之间的氛围很好,很融洽!

你好!想问一下Hirsch还在brandeis带学生吗以及他身体怎么样呀…很想为了Hirsch去但是担心他的年龄。。

目前还在活跃地上课(只不过上课要戴口罩),应该也还在带硕士。甚至他还在写新书,下学期他开的proseminar就是讨论他还没出版的新书(关于first person pronoun的),暂时还没有听说他有退休的打算。据他所说他还想活15年(所以我猜他也没有诊断出什么绝症),虽然确实他这个年纪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像Dennett那样突然就走了

感谢!!

你好,请问申VT是不是要提前联系导师呀?去年想申的时候记得系统里联系的老师这一项?看到这就傻眼了 :melting_face:

啊?应该是不用的,我并没有套瓷

今年Calgary的funding涨到了28k加元一年,不过学费好像也涨了,第一学年8.6k,第二学年8.9k

1 Like

你说的是不是博士呀 硕士的应该是1开头

是硕士的

草 你是不是申到奖学金了 我们那一年博士好像也才27

已经发邮件确认了,希望不是他们写错了 :face_holding_back_te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