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ryryyr
(ryryryyr)
August 22, 2020, 8:10pm
1
想在新学期弄一个社会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的读书会(特别是关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因为看到了很多社会学内部方法论上的争议(比如在中国很多人在吵“本土化”这个问题),并且我也十分好奇一些大理论后面的哲学预设是啥,比如像最近开始流行的历史社会学就搭载了很多奇特的东西。以及一个非常私人的好奇是为什么社会学理论界对后现代和欧陆哲学有种奇特的偏好(相比于分析哲学)。
啊好像离题了,我的这些好奇似乎不是社会科学哲学proper里的问题(因为过于细节),反倒更像是社会学内部的一些观点分歧。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从外部视角(社会科学哲学)来看社会学和人类学也应该非常有趣,所以准备搞一个读书会。但是社会科学哲学对我来说完全是个未知领域,我也问了学校内两个搞科学哲学的老师,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好建议,所以想来论坛上求助大家。
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点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内部本身也会有很多对方法论、元理论上的反思;可是我读了一些相关作品总感觉它们说的东西很像很outdated科学哲学。
目前大致的计划是读Alexander Rosenberg的教材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Philpapers之推荐)和Mills的那本很有名的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请问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建议(不管是书目还是组织形式等等),多谢了!!
5 Likes
青行灯
(青行灯)
August 24, 2020, 5:49pm
2
啊,你好!我是做社科哲学的,但也是半路出家,就是科哲出身想做社科然后算是自己开路吧。我也是花了不少时间找社科哲学的东西,感受和你一样: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偏欧陆+很多东西感觉是过时的科哲。
我自己目前的状况就是先把这些放在一边,专注自己的研究,不过也的确是想花时间了解一下现存的社科哲学。
我也找到了(1) Alexander Rosenberg的《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除此之外还有:
Cartwright和Montuschi编辑的《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 New Introduction》(每个章节的作者都不同,都是业界叫得上名字的)
Robert Bishop的《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Michael Martin和Lee McIntyre的《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也是每章节作者不同,但这些人的名字我都没有遇到过,很可能以欧陆为主。
Harold Kincard的《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以上这些,我全都没有读过!(:з」∠)
但是3和5是比较教材性质的,其中3感觉比较传统科哲+比较浅显。4有不少欧陆的部分,可能可以回答你的问题。我手头目前没找到1所以没法比较。
我个人倾向于从2和5开始。5是因为感觉比较正统,2是因为的确是章节作者都是big player。
如果办起来的话我想参加!
7 Likes
李列韵
(小咪想要认真读书)
August 25, 2020, 2:16am
3
如果能抽空我的话我也想参与,我一直很关心经济学的方法论
ryryryyr
(ryryryyr)
August 25, 2020, 9:02am
4
谢谢你!
我现在还未知这个读书会受众会是谁,但是希望除了有哲学背景的朋友还能拉过来一些真的在搞实质上上的社会科学的参与者。目前我在国内读大三,因为新学期还是会人肉到校园开学,所以还是这个读书会大概率会是线下的。不过目前还不清楚学校的各种乱七八糟规定。如果最后线下的话,我可以搬一台电脑开Zoom,然后我们就能隔空交流。不知道这样子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奇怪(?)
我会再仔细看看你推荐的(2)和(5),感觉Rosenberg那本书看起来比较基础?(在libgen上就能搜到,我也没读,只是看了眼目录)。除了读一本教材之外我还是想另读一本社会学自己写自己的书,但是感觉比如像《社会科学方法论》(韦伯)或者《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这种书都太老了并且说实在的没啥意思,所以才选了Mills那本书;其他备选会是像比如项飙最近的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一看就挺有意思(把标题写成病句也挺不容易的hhh)。
非常感谢!
ryryryyr
(ryryryyr)
August 25, 2020, 9:05am
5
好的!非常欢迎,不过到时候可能也得hybrid来交流啦!
青行灯
(青行灯)
August 25, 2020, 5:46pm
6
社会学视角我就不了解了,应该是STS方向,不知道有没有新的全面化的书。(如果你看到了好的也请推荐。)
另外,虽然我对这个很感兴趣,但这里作为组织过不少活动的学姐给一个unsolicited advice:你在乎意见的人越少,组织就越能成功。
比如像你组织这个,因为跨学科,还是比较有挑战的。那么就尽量少在乎别人的建议,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如果遇到一个大牛你很希望能加入进来,那么你要紧着大牛的时间表啊对形式的建议啊之类的。但像我这种random网友,又没有下力气真的帮你做事,就完全不要在乎我的意见。按照你想象中的样子来做,如果做到最后发现很自然就能引入hybrid那就更好,如果做着做着发现不行那也没事。特别像是读书会这种事很容易吃力不讨好,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回报,其他人能顺手管了就管,不顺手的话不要当成自己的义务。
↑来自博士多年血的教训。
3 Likes
ryryryyr
(ryryryyr)
August 25, 2020, 6:18pm
7
确实!这个读书会应该会在9月12日左右开始,如果到时候学姐你还有兴趣我联系你。真的很感谢!
2 Likes
cichol
(辻彩)
August 29, 2020, 10:45pm
8
我也想参加,我很好奇国内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是怎么教授的,从网上我总是看到很多人信奉黑格尔这种,大概甚至自身也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作为理论的根基…
ryryryyr
(ryryryyr)
August 30, 2020, 2:42am
9
好的欢迎!稍晚一些才能告诉你具体的时间等等,因为国内学校安排错综复杂模糊不定。关于教学,我觉得没啥好说的,有一些院系是能提供很完整的分析哲学教育,大部分不成。但是无论什么院系,几乎都对康德及以后的德国哲学有着奇特的偏好。而“民哲”的情况,或许可以看看田松的几篇文章和陈嘉映赵汀阳与民哲的对谈会。
1 Like
你指的大概是田松早年观察民科群体的文章?今天的田松在论述热力学第二定律时已经比起学院外那些民科、民哲还要不如了。赵汀阳也一样,他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论人工智能的文章简直是民哲的典范。说实话如果以是否有学院建制身份为标准的话那当然可以划分出民哲与非民哲(没想到更好的称呼),但如果以是否有学术规范、是否能在学术共同体某些既有的成果之上推进研究为标准的话,我想这在国内是做不到的。
3 Likes
ryryryyr
(ryryryyr)
September 5, 2020, 9:04am
11
是的,田松尽管有物理学的背景但是现在的一些言论看起来也很“民间”。但是我觉得他早年的论文对民科的描述还是不错的——至少比起其他人来说因为似乎在我狭小的视野内好像没太多人做这个的研究。当然,各路媒体都有很多报道和深度,比如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开的那年就有很多对民哲很不错的报道。
至于赵,我也不是很喜欢他。我在上一个回复中说可以参看这些东西看看民哲的情况是指,那些东西里有一些民哲出没。
zhanhao93
(Hao ZHAN)
September 11, 2020, 1:46am
12
可以参照一下「三艺四术」的读书会形式,可以参照这个链接
AP002 Metaphysics
如果需要的话,这边也可以跟三艺四术那边联系一下,然后把读书会放到他们的平台上进行宣传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