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s & writing sample & schools applied to

我来提供一个ma转学申请的样本吧。去年刚申请的ma,选择了现在待的项目主要是因为有一个老师我很喜欢他做的东西,但是没想到我刚到这里他就被马里兰大学挖走了。因为觉得没有老师能帮我完善我申博的ws,所以匆忙中做出了转学的决定,新ws也是12月中旬才开始写的,但是总体状况肯定还是比去年好很多。

Background
大陆某985哲学本科,北美某哲学硕士(第一年)
托福:105

AOI: Political Philosophy, Social Philosophy, normative ethics

Coursework (只记录分哲相关的):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Philosophy of Action, Feminist Philosophy, Poverty, Social Contract, Proseminar, Ethics: Topic on moral responsibility

Writing Sample: Basic Egalitarian Virtues and Equal Distribution
这篇论文主要是讲了人们缺乏罗尔斯所讲的rational and reasonable virtues的话运气均等主义的两项分配原则将为何不可能得到贯彻。这篇论文的点子出自十一月和一个人类学朋友的讨论中,后来十二月就拿来急就章写了篇文章,二月初才改得比较成熟。文章的反馈主要来自三个朋友。因为感觉急就章的文章没什么希望申到Tufts 和VT,就没有申,现在想想还是应该试试。

Letter Writers
1.本科一位做知觉哲学和行动哲学的老师,人特别好,虽然不搞政治社会哲学没法指导我 :smiling_face_with_tear:
2.现在ma项目的一个老师,做数学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在伦理学课上和他聊的很多。
3.现在ma项目的一个老师,做早期现代的,上了她的密尔课。
(特别感谢两位ma的老师支持我转学 :smiling_face_with_tear:

Programs applied to:
Accepted: NIU (MA, waitlist for GA), GSU(MA, fully funded), Brandeis (MA, partially funded)
Waitlisted: SFU(MA) 因为SFUddl特别早,交的时候ws还很糙,所以能给我一个waitlist我已经满意了。
Rejected: Texas Tech, Wisconsin Millwaukee

目前在纠结GSU和布兰迪斯,一方面GSU的政治哲学和奖学金太诱人了,另一方面布兰迪斯的生活环境和周边学术环境要好很多(placement也比较好),感觉只有SFU给我转正能两全其美 :joy:
总的来说能看见自己的进步是最好的吧,虽然还是希望自己能进步得更快点。


update: 决定去布兰迪斯了

9 Likes

我也在纠结Brandeis GSU 哪一个比较合适 不过我目前感兴趣的方向是philosophy of mind

BG: SISU日语
很感慨。同样是跨专业的,上一届有一个应该是去了tufts的学长申得很好;但我主要是靠古希腊的材料申的,ws写的也是柏拉图,写法也很传统;更糟糕的是我的成绩单上一门哲学课程都没有(不像之前的那个Tufts哥至少有通识课),GPA也很低;而且虽然我对分析的兴趣很浓厚,但是因为bg实在是太古希腊了,所以aoi还是写了古希腊这个北美一片荒芜的方向;综合这三点,本来对申请不报希望觉得会被全拒。最后能被Brandeis录的时候还是比较惊喜,希望经验对后来的跨专业申请同学有用

GPA: 3.49(embarrassingly low)
TOEFL: 109(实在来不及准备了,试了一次发现分数刚好够用就没再刷分)
GRE: 没考

WS: Socrates and Thrasymachus on Ruling Craft and Justice
这个ws其实写得很急,前后大概只有两个月,里面的想法是从读书会里来的,其实内容就是重构了第一卷中Socrates和Thrasymachus的争论然后指出柏拉图的技艺类比其实有两个不同的model

Course Work:
成绩单上完全没有任何的哲学coursework,只有一年的古希腊语和一节修希底德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勉强算是相关;旁听了三个学期的政治哲学导论,组织过两场读书会(康德和柏拉图),参加过一学期北大的读书会和几个教授私下的读书会(博丹和柏拉图)

Letter writers:
1 旁听了三年的政治哲学教授,北大的博丹的读书会就是她参加的时候带我的
2 大四古希腊语和大三下修希底德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政治哲学教授,带我长期参与柏拉图读书会
3 大四上北大读书会的政治哲学教授,读了我的WS

Programs applied to(all MA,除了KUL是ABA):

Accepted: TTU(IDS) Brandeis SFSU Birkbeck CUBoulder
WL: SFU Calgary
Rejected: UGA Fordham Tufts KCL KUL
Withdraw: Glasgow St.Andrews

Accept了Brandeis的offer,因为Brandeis有Palle这么个神奇人物和我的兴趣貌似很符合

7 Likes

不知道你说的在VT做emotion和political transformation的是不是Jordan,听在VT的朋友说她下学期(也就是2024 Fall)就去UVa了。不过VT的 Mercedes Corredor https://www.mercedescorredor.com/ 我记得是做feminist philosophy/socio-political philosophy的。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 但我说的那个就是Mercy! Jodan做的偏ethics我当时没有太关注

啊啊不知道能透露一下ta的姓名或者做的方向吗

啊好!

也来简短地贡献一个样本:

Background
THU哲学本科,大三在曼彻斯特大学交换一学期(然而没选择任何和哲学有关的课程…纯享受式交换),GPA 3.95/4.00(rank应该是第二,但是分数比较虚高,因为选了好多非专业课),托福112

AOI
现象学,19/20世纪欧陆哲学,宗教哲学(说起来其实就是在做海德格尔)

WS
从希腊神话的角度再诠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在暑假时新写的)

推荐人
大二大三时的导师和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这两位老师和我的兴趣方向相关,对我也最熟悉)
还有两位课程老师(不过这四位老师都没有我申请的相关学校的connection)

Programs applied to(一共八个)
Accepted: Harvard MTS(最终选择了这个), CUHK MPhil, Research Master in KU Leuven, BC ma
Rejected: Oxford BPhil, Chicago phd, Toronto phd, BU phd(呜呜陆本直博真的很难)

6 Likes

你佬不会是那个录取见面会上申到了phd的同学吧

申请季期间在论坛潜水获益良多,我也来提供一个24fall仰卧起坐的申请样本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Background
本科 海淀某古典重镇PPE, GPA 3.6/4.0 (in general), 3.83/4.0 (for philosophy courses)
交换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GPA 3.84/4.0
IELTS 7.5/6.5

AOI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Mind, Normative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Writing Sample
Knowledge, Practical Rationality and the Premises of Subject-Sensitive Invariantism
这篇文章主要反驳了当代认识论Pragmatic Encroachment中SSI的理论前提,即知识是理性行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总体而言是一篇驳论文。
选题的考虑是出于交换期间有可作为ws基础的英文课程论文,并且希望能engage到当代的讨论中,但这个领域本身可能确实比较trivial。去年9-10月集中攻克文献,11-1月在本校毕业论文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初稿并改了三四版(老师真的非常耐心教我ws的写作框架应该怎么搭建,在此之前可以说对分析的正式论文写作形式一无所知),Dublin的老师和一位非常nice的师兄也提供了非常多有益的思路指导+语言润色,但后来再看还是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出发点为认识论但实际思路更偏伦理学,之后会再修改。

Letter Writers

  1. Dublin交换期间认识的一位老师,主要方向为Philosophy of Time, Religious Study和Epistemology。在课程上结识,一起对课程论文有很多探讨,并且为我的英文写作打下了最初的基础。对未来方向迷茫时,在他的鼓励下最初萌生了想要做哲学学术的想法,申请季也给我了非常多的支持和鼓励。一起确定了ws的基本写作方向
  2. 本校老师,上过她的很多课,人非常nice也很熟悉。主要做Political Philosophy
  3. 本校老师,也是上过课,人非常乐观温和。主要做Ethics & Classics
    几位老师在申请季期间都鼓励了我很多,特别是我在申请北美的时候由于不熟悉规则还闹出了一些乌龙,老师们都很爽快表示可以帮我重新弄,感觉自己真的非常幸运。

Programs Applied to (All MA Programs)
由于清楚自己没有太大竞争力的(陆本且非哲本,虽然本专业开在哲学院但分析课程着实没有多少,debuff拉满)BG索性全申了MA,且一共只申请了6个项目,现在回头看当时的策略多少有些激进了。
当时的考虑是完全跟着Gourmet榜单那篇对MA Program的评述走的,没有做太多faculty的功课,心想北美项目低于(文中顺序)的tier 2就不想去了,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加上个人对于香港没有任何好感,只接受把欧洲作为保底,遂很多项目都没有申(但投完了才想起来为什么没有投Brandeis,也是非常离谱)

Accepted: GSU(off the waitlist), KU Leuven(Abridged Bachelor)
Waitlisted: LSE MSc Philosophy and Public Policy (rejected)
Rejected: Oxford BPhil, Tufts, SFU

TL可以说非常drama,一月份收到BPhil拒信尚且意料之中,但LSE的wl以及后来的拒信对于一个PPE学生至今完全无法理解。在收到SFU拒信的时候已经隐隐感到今年申请形式的严峻,至于GSU,一开始发了wl,四月份表示今年他们实在没想到接受offer的人这么多,funded slot已经满了大概率不会捞人。我直接当拒信处理,开始着手准备去KU Leuven上学了,毕竟欧洲生活环境+鲁汶严格的学术training也很不错,结果5.23发邮件说由于政策变动他们可以给我一个partially funded的offer,已经准备去欧洲准备到一半的我大受震撼 :melting_face:……立刻熬了几个通宵再收集信息,现在已经确定去GSU了,毕竟他们Mind和Political Philosophy的研究方向实在太对我胃口,且从带明确thesis的placement record和沟通过程可以感觉到非常真诚。
回顾这段申请季,真的非常艰难,三四月份狂收拒信+家庭矛盾一度认为自己无可救药,幸好有朋友支撑我走过那段死灰般的时光,最后能收到offer也非常幸运,因为据他们提供的消息今年几乎admitted nobody off the waitlist。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总结,大概就是申请一定尽可能提早,现在觉得去年9月份才开始定大方向看文献实在太晚,如果ws能打磨得更成熟一些大概几名之差就不会被放进wl里了,这次被捞出来堪称侥幸。
希望对后来的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和论坛里无论什么方向的小伙伴们多多交流!最后捞捞同已经在/即将去GSU的uu :pleading_face:

6 Likes

今年申请的朋友有没有发帖分享一下的 :heart:

1 Like

还在焦急等待拒信中(bushi

2 Likes

我来贡献今年的第一个(可能也是background最差的一个orz)样本吧。自己完全没抱什么希望但居然收到了NIU的offer,实在是意外之喜。

Background
本科 SZU GPA 85/100

IELTS 7.5

AOI

Ethics(esp. Well-being, Animal ethics, Consequentialism), Philosophy of Mind(esp. pleasure and pain, consciousness), Ordinary Objects

ps.苯人的id叫这个只是因为Utilitree听着比较响亮,我其实更同情Prioritarianism

Writing Sample: Introspective Heterogeneity and the Attitudinal Theory of Pleasure

内容围绕一个我自己很感兴趣的小话题,即Theories of pleasure中Attitudinal theories/intentionalist与Felt-quality theories/Phenomenalist之间的争论,主要是(1)用一些self-knowledge和introspection相关的东西论证快乐的Introspective Heterogeneity并未提供支持the Attitudinal theory的决定性理由(2)论证the Attitudinal Theory与affective neuroscience有冲突,因此仍有理由拒绝the attitudinal theory。一位做伦理学的老师和一位做心灵哲学的老师看过并和我讨论过我的sample,最详尽的改动建议则是一位以前在NIU读过MA(目前在Rice读博)的本校学长给出的。Gracias!

Letter Writers:
#1 做伦理学的老师,很charitable而且对我评价很高,估计提供了最热情的一封推荐信。
#2 做心灵哲学的老师,其实我跟他不太熟但是修了他很多课而且得分也都还不错,就找他了。
#3 一个做逻辑和数学的老师,与我的兴趣方向不相关但跟我很熟,所以也找他凑了个数。不过NIU其实只需要两封推荐信。

Programs applied to(除了岭南之外都是MA):
我申请的学校很少,北美的基本上就是瞎选了几个在PGR MA ranking上排名不咋地的。现在看来这很不明智,但我当时因为各种原因极度消沉且不自信,填写线上申请表都让我痛苦万分,确实无法做到更多了。

Admitted:

NIU (accepted)(无GA, 因为我在申请时假冒者综合症大发作,甚至没有提交GA的申请),UNL, LingNan(Mphil) , St AndrewsUppsala(Sweden)

Rejected: SFUUvic

Withdrawn: 两所欧洲大陆的学校RadboudGroningen,以及CSULB

其实这些学校中岭南最符合我的AOI,不过好像placement不太好(?)。虽说能够拿到这些个offer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过还是有点后悔自己当初太不自信和消沉,如果再多申几个说不定就能拿到一个有funding的好offer呢。

3.13 update:跟推特上认识的老外聊了一下,得知不能完全参照这个网站https://www.gilhersch.com/philosophicalgourma 中的申请结果来判断硕士项目的好坏,因为有些项目(比如CSULB)的数据过于不完整,所以我就把CSULB的申请撤回了。打算这两天就接受NIU的offer。

3.25 update 岭南录了,不过我前两天已经接受了NIU的offer…

13 Likes

是谁第三次来发帖?哦,原来是我(逃 ε=ε=ε=┏(゜ロ゜;)┛

刚刚回看之前的帖子才发现当初还说了“(暂时)不想申请”的话……人呐,真的是……当然主要还是中间被推荐人狠狠鼓励了一波,外加自己短时间内实在不知道怎么把这个哲学MA变现,找到一份说得过去的工作🥲


Backgrounds

教育经历

  • 本科:山东大学(GPA: 4.68/5.00)
  • MA:Simon Fraser University(GPA: 4.04/4.33)

标化考试:

  • 为了一小撮学校考了一次托福:110(虽然最后全把我拒了)
  • UVa居然还要GRE,交了2020年考的一次凑数的:V162, Q165, AW3.5(可见现在其实GRE成绩高低完全无所谓)

课程(MA项目)

  • Value Theory: Normative Ethics x2 (Love; Life & Death); Moral Psychology (Virtues); Aesthetics (Aesthetic Judgments).
  • M&E: Philosophy of Science (Time & Causation); Philosophy of Mind (Emotions); Logic (Truth & Semantic Paradox); Epistemology (Political Epistemology).
  • History: Tibetan Buddhism.

斜体的是audit的课程,成绩单上没有,但在CV里写了。

Writing Sample

还是关于hope的那篇。这次的修改主要试着让它看起来更加analytic一些,删去了所有写Camus的部分,主要集中在lacking hope和demoralization之间的关系上,然后换了一个Taking Action without Hope的无特色题目(

推荐人

  • SFU硕导;moral psych & Buddhism.
  • 本科老师,现在ACU;metaethics, phil of lang, & political phil;一直帮我改WS(甚至比导师都勤快 :sob:
  • SFU老师;normative ethics & political phil;其实之前也有和她交流过申请,上次申请也想过让她来写,不过因为当时只是考虑到我单纯想找一个normative ethics的老师写,她觉得方向无所谓;然后今年的话因为她最后在毕业答辩的committee里,就邀请她来写信了(感谢😭
  • 今年没有再问interim supervisor要信、、、

Programs Applied To

这次直接all in了,申了30个项目(按申请的ddl排序):

  • Acceptance: UVa, U of Utah (declined).
  • Waitlist: OSU (withdrawn), UCSB (withdrawn), Notre Dame(withdrawn) , Syracuse(withdrawn) , U of Arizona (rej), UIUC (withdrawn), YorkU(withdrawn) .
  • Rejection: Duke, UNC-Chapel Hill, CU Boulder, Princeton, UPenn, CUNY GC (assumed), Brown, Yale, UBC, UCLA, UCSD, UCR, Cornell, Northwestern, UW-Madison, Berkeley, Fordham, USC (assumed), NYU, U of Toronto, McGill.

本来计划申请Georgetown,但是申请waiver的过程中AdCom提前看过了材料,最后没有给我waiver;综合各方情况,感觉申请了也没太大的机会,纯去送申请费属于是。


3.19 Update:感觉今年可能直接的offer就这两个了,waitlist的情况不太好说,刚刚OSU发来邮件说“尽管本系的funding暂时没有影响,但鉴于当前的形势,系里预计接受offer的人数可能会同比上升;加上系里必须小心不能招到一个过大的cohort,所以从wl里录取将会十分谨慎”:感觉代表了当前很多系的形势。

陆续和UVA和Utah的老师和博士生Zoom,目前感觉好像UVA伦理学的老师还蛮不错的?不过时不时会从M&E那边听到一些差评,不知道到底系里整体是个什么情况……

3.27 Update:本来以为后面基本就是迟到的拒信了,突然收到了雪城的wl?

4.4 Update:连续询问UCLA之后终于从Admission Chair那里收到回信说被拒了;这样今年差不多也就这样了,剩下几个pending的项目听情况也基本就是拒信了。准备再询问一下wl的可能动向、和一些人meeting一下,就准备做决定了。

4.15 Update:Heading to UVA.

25 Likes

BG:985本,无硕士学位,GPA3.73,无gre,toefl 105。在英国交换一学期,选了三门课,平均成绩81。

aoi: metaphysics (esp. metaontology&ontology), language (esp. metasemantics), logic

letter writers:

  1. 在英国交换时认识的做形而上学和语言哲学的老师。给我上了形而上学课。后面说没有时间看我的ws,所以应该是完全基于上课表现和课程论文给我写的信。有两次tutorial只有我一个人去,所以变成了两次一个小时一对一(你们松弛的英国人…)。对我的评价很高,期末论文给了我87,并且评价过“you are a pleasure to teach”。所以信应该很强。
  2. 在英国交换时认识的做哲学逻辑和分哲史的老师。给我上了一门强调女性哲学家的20世纪分析哲学课。是我ws讨论的话题的专家,把我带入了那个话题(但最后没有给我看ws……)对我评价也很好。
  3. 本校做形而上学和社会哲学的外教。申请季的时候在上ta的metametaphysics。帮我非常细致地改过两遍ws(非常感谢),但对我ws的评价一直mean mean的(其实对所有人都是)以至于我一直担心我收到的信是否强…但申请结果看来我的担心应该多余了。
  4. 本校做语言哲学的中国老师&thesis supervisor。人特别特别好。大三给我上过语言哲学,申请季的时候在上ta的epistemic modals。是我的ws(毕业论文)的supervisor,前前后后给我改过三遍ws,而且改动的视角都比起形而上学更偏语言哲学,提供了许多帮助。

coursework(只列举分析相关的)

  1. M&E&logic×12:metaphysics×3,philosophy of language×3,logic×3,epistemology×1,philosophy of science×1,philosophy of mind×1
  2. value×1:ethics×1
  3. 其它×1:philosophical writing and argumentation×1

writing sample:semantic eligibility and language use。关于David Lewis及其继承者的reference magnetism(出于论证原因我在文中将其称之为semantic eligibility)所面临的与语言使用的张力。文章干了三件事:分析为什么会存在这个张力;考察这个张力对reference magnetism反驳的力度;讨论有没有方法避免这个张力。

Program Applied:

  • PhD: Rutgers, UCD, Rochester, UCI, UNC, UCSB, Harvard, UW-Madison, Syracuse, U of Toronto,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UIUC, UMass, UConn, Minnesota, Stanford (已接),
  • MA: NIU (declined), Leeds (declined), Tufts, SFU, UBC (declined), USI, Brandeis (declined), VT (withdrawn), UWM

6A/2W/17R

其它的关于ws的碎碎念:ws写作过程非常曲折和痛苦。最初ws选题是反驳元本体论中的另一个比较冷门的立场。我本来计划24年春季学期去交换的时候写完ws,正好可以给英国的老师看。但实际上在英国精神状态很差,课业压力虽然不算非常大但也不小,只零零散散写了一个未成品,也就没有给英国的老师看。回国之后把未成品在学院的workshop里报告了一下,反响其实不错。但暑假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对这个话题已经有点PTSD了,读相关的内容都会让我痛苦;再加上我意识到我反驳的立场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观点,相当于我在反驳一个没什么人持有的立场,所以暑假末的时候决定换题目。九月开学之后征求了两个推荐人的意见,他们都表示支持,于是才开始写现在这个话题。整个写作期间非常非常痛苦,每周都要大哭几次。感觉申请季半年流的泪比我此前五年流的泪的和还多。十月下旬的时候得了流感,妈妈来学校陪了我几天,那段时间在她的支持和陪伴下写完了初稿。之后以三周一大改的速度在十一月底十二月初写完了第三版(除去小修小补),之后就没有再大改过。之后的几版也得到了很多学长学姐的非常细致的帮助,如果没有你们我不会写出最后的成稿,可能也因为自我怀疑决定放弃这个申请季。也要特别感谢我的恋人,我在整个九月和十月都以为没有初稿而精神濒临崩溃,无法干任何其他关于申请的事情,此时是我的恋人帮助我用pgr从头到尾列举了我可能会感兴趣的老师,帮我确定了后来的选校,后来又帮我改了ws和sop;以及定期来和我见面、陪我出去玩、高频率安慰崩溃大哭的我,让我岌岌可危的精神状态维持在不至于彻底放弃申请的程度。感谢所有人。

2.26更新:收到了UBC MA的offer。但offer letter里的funding比项目网站上缩水了。。。

2.27更新:早晨醒来同时收到了斯坦福的offer和Rutgers的拒信。。。

2.28更新:收到了UCD和UCI的拒信。

3.3更新:收到了usi的offer,unc和ucsb的拒信,以及vt的wl。

3.13更新:收到了SFU和Rochester的拒信,以及Brandeis的offer。

——————————————————————

关于斯坦福:

我完全没有想到会被斯坦福录取,因为是我从大三开始的梦校。有趣的是,除了斯坦福之外的其它PhD几乎都拒绝了我(先把明尼苏达的wl放在一边)。这个结果完全是food for thought,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些关于哲学申请的facts。所以我希望在这里分享一些我对“斯坦福为什么会录取我”这件事的推测,希望对之后的申请者有一些帮助。(以下内容是我没有润色过想到哪写到哪的并且可能之后想到别的还会补充。I apologise if is not that readable.

首先我不觉得我的ws是一篇对所有项目口味的好的ws。从我的申请结果就可见一斑。随便上下翻翻这个帖子,就能看到许多人拿到了许多PhD offer。抛开其它申请材料,我猜测他们的ws是那种大多数哲学家都会喜欢的好ws。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被绝大多项目拒了,但拿到了一个项目的offer,或许还是顶校。我个人的一个推测是,每个项目的committee,甚至每个教授的“哲学审美”是不同的。有些哲学家(or 项目?)喜欢有野心的申请人,哪怕论证不是特别成功;而另一些哲学家(or项目)可能更喜欢仔细地把小工作做好的申请人——哪怕不是论证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有些可能喜欢reflection和diagnosis类的工作,有些可能喜欢更直接和典型的argument。而这种“哲学审美”是我们申请人很难事先知道的。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随你自己的心。选一个你喜欢的“做哲学的风格”,然后多多申请一些。但一个caveat是,我所说的“哲学审美”“做哲学的风格”and the like仍然是所谓的分析范式下的。如果你做的方向本身对分析哲学而言就是冷门和小众的,那这个建议大概就并不适合你。

其次,我觉得我会被录取和如下事实密切相关:我的ws的想法完全是inspired by斯坦福的一位老师。我的ws第一稿完全就是对他最近的一篇文章得出的结论的扩展和反思。但后来改两版时,我逐渐意识到这样可能会使得我的文章无聊,结论也太局限。于是改到第三版时我的ws已经变成了such that只有一个段落在直接地讨论他(的文章)。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ws此时仍然极其明显地有他的影子。根据我除了斯坦福之外申请的PhD基本上结果一片惨淡这一事实,我推测那位老师在committee里,并且读了我的ws,并且很喜欢有人在做他在做的东西;我认为这在我被录取中起到了不算小的作用。从中我能想到的推测是:committee会更喜欢你的ws直接engage in他们系里的老师在做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可能的建议就是:ws选一个相对火的、有许多人在做的工作。这样能使得更多的项目发现你的ws在engage in他们的老师在做的工作。而我的身边统计学也显示,有蛮多申请结果不错的同学的ws写的是最近的很火的一些话题。这个建议很功利,甚至可能违背许多人最开始选择哲学的动机,甚至可能是把哲学当成手段而非目的。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些最近很火的话题很有趣,那就再好不过:假设你对A、B、C三个话题最感兴趣,其中B是最近最火的,那ws最好就选B。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题都不是最近这些年火的话题,那可能你的申请季就会变得很痛苦。。。我对这种现象感到很无力。。。

最后我想说一下推荐信。我的推荐人中有两位是我的ws的话题的专家。其中一位推荐人有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顶刊发表,我的ws在一些理论背景上非常依赖于ta的那篇文章,斯坦福那位老师的那篇文章也引了我这位推荐人的这篇文章;而我的另一个推荐人有一篇under review的文章,内容是反驳那位斯坦福的老师的,我的ws所基于的,那篇文章。我不清楚这样的推荐人组合是否也在我的申请中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assume斯坦福那位老师至少知道我的这两位推荐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能算是直接做我ws这个话题的人就那么多,但是我不确定我的两封推荐信也都是那位我喜欢的斯坦福老师来读的。但无论如何,我认为确定的是,推荐人的名字和title确实起到了一些,甚至是不小的,作用。设想一下你是一个committee的成员在读推荐信,现在有两封力度和内容都类似的信,其中一篇的作者是一个你去年发表的期刊论文里引用的一个哲学家,而另一篇则是一个你从没听说过的中文名字。这种时候bias或许就已经出现了,implicitly notwithstanding。而似乎我目前看过的各种人所写的申请指南之类的东西里,都无一例外地说:“推荐人的title不重要,重要的是推荐信的内容”。但我认为这个话多少有点像是在掩盖哲学申请的黑暗内幕,给自己挽尊;抑或是一种对资源的结构性不公的粉饰——“根本无法找到有title的big name写信所以安于现状吧!”但我也确实不知道我自己有什么能力改进这一点;我自己是幸运的,我的本科学校虽然是陆本但能开出不错的分析哲学课,能提供免学费去英美哲学系交换的机会,有数位做分析哲学的外教…但不是每个陆本哲学生都这么幸运。所以我真的觉得那些还在说“推荐信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title”的人在不自知地成为这种不公正的助纣为虐者。我自己和其他申请的朋友们的感受切切实实地表明:推荐人的title和名字就是起到了作用。我不知道有什么对策和建议,但,如果今天申请的、受到过不公的大家未来成为了哲学教授,成为了application committee的一员,面前放着上文所述的那样两封推荐信,希望大家会回忆起自己申请时所受到过的这种不公。

30 Likes

分享一个比较诡异的样本。

Background - 牛津CS+Philosophy (65/100 有几门快挂科了,但同时有最佳毕业论文奖,写了解释放在附加文件里面) ILLC MSc Logic (大概8.5)

AOI - Logic and Language, History of Analytic, Normativity

WS - Later Wittgenstein on the Conceivability of Illogical Thought(毕业论文改的,分析了logical aliens在逻辑必然的论证中起到的作用)

Coursework

  • Philosophy (graduate) - Truth and Paradox; Semantics and Philosophy (topic: demonstrative);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Cognition; Rationality, Cognition and Reasoning; Wittgenstein on Subjectivity; History of Ideas; Higher-Order Metaphysics

  • Philosophy (undergrad) - Logic and Language; Aesthetics; Wittgenstein; Knowledge and Reality; Philosophical Logic.

  • Logic - recursion theory; proof theory; modal logic; lambda calculus and types; 还有一门正在学的set theory也有提到

Letter writers - 本科毕业论文导师(lecturer: Anscombe, Wittgenstein, ethics, phil of mind); MSc一个独立研究项目的导师(prof: formal semantics, Wittgenstein); MSc概念史课的老师(prof: computational philosophy, history of analytic); MSc academic mentor,跟着他做了一个直觉逻辑的研究项目(prof. of mathematics: intuitionistic&provability logic)

Programs (all Philosophy PhD) - Pitts, Chicago, Berkeley, Michigan, UNC, Notre Dame, CUNY, USC, MIT, UCLA, Harvard, NYU, Toronto, Stanford, Rutgers, Princeton

自我感觉一硬伤是学术人设混乱。本来想通过硕士尝试formal philosophy,所以选课和参加的其他活动都比较偏技术。结果两年逻辑学课归来只学到了怎么写证明,获得0点formal philosophy技能,而且发现自己写不来形式化的论文,最顺手的还是history of analytic/history of logic(甚至最后ws备选都是解经。)有一种拼尽全力跟不上潮流的无奈。:white_flag::white_flag:


Mar 4: Pitts依旧没有定数 CUNY突然说要给我额外的Kripke Fellowship……动摇了😵‍💫
Apr 13: 纠结很长时间后接受了Pitts的offer。

13 Likes

在论坛里收获许多,想提供一个陆本自学申请的样本。

AOI

  • normative ethics, moral psychology, epistemology

Background

  • 南方中游985哲学系本科,均分89,换算绩点3.8/4.0,托福105。虽然所在的哲学系在国内排名靠前(养了不少学阀和年轻卷王),但学习环境和哲学留学氛围都挺难绷,基本是靠自学准备的申请。选修了所有开设的分析风格课程,其他课也尽可能与aoi相关。在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ethics,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mind, aesthetic各上了一门导论课,选修了三门逻辑课,其余均为哲学史专题或原著导读。

Writing Sample

  • 话题是信念伦理学最近的热点doxastic wronging。主要内容是借助有关doxastic agency的讨论,批评了关于信念(或其他认知活动)的道德地位的现有理论,提出新方案并回应反驳。核心想法在24年4月份成型,中途闭门造车重写了几次,直到24年11月才确定下终稿。
  • 在系里寻求反馈的时候吃了好几次闭门羹,伦理学的老师觉得这属于“分析哲学”,对分析进路抱同情理解的老师觉得这是伦理学,一些从事分析进路的老师则直接装死不理人,只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看过文章。还好恋人和我的朋友们在这时帮我联系上了外校的老师帮忙,并提供了很有用的建议。非常感谢你们!

Letter Writers

  1. 唯一看过文章的老师,系里分哲和科哲的核心人物,上过他的知识论和分析哲学史课程。非常热情暖胃,让人安心。
  2. 全程学术导师。上过他的心灵哲学课,且短暂旁听过元伦理学研究生课(对古朴元伦理学不感兴趣于是过几周就没去了)。虽然是学术导师,但可以说是彻底放养我,对我没有任何兴趣和了解,因此推荐信基本上是我写的。
  3. 德国毕业的一位做哲学史和逻辑史的老师,对分析进路的哲学研究非常同情。我上过她的三门哲学史课程,因此她很爽快答应写信的要求,但在10月底时突然限制了交信的数量。
  4. 在11月紧急联系的老师,同样是德国毕业,学术兴趣偏欧陆和德古。虽然上过他的两门康德哲学课,但他不算了解我,再加上是急忙联系的,没有时间交流,因此推荐信是我提供基本信息由他修改的。

Programs Applied to:

  • PhD: Minnesota, UNC, UPenn, Georgetown, UCSB, Syracuse, UMass, Brown, UCLA, Northwestern, Maryland, Harvard, Toronto, UCI

  • MA: UBC, SFU, Tufts, NIU, UWM, VT (withdrawn) , Brandeis, Leeds

考虑到自己的背景和ws,我选校时的主要重心基本都放在ma上,在写帖子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选PhD非常随便,很难说激进还是保守,甚至有些学校看上去都不是很fit。Minnesota的waitlist非常惊喜,或许是因为ws一直在讨论Cat的文章吧。。(专门为Leeds翻译了一篇课程论文,结果在交申请四个小时后就收到了offer……)
——————
3.14:意料之中地被PhD拒麻了,MA的几个waitlist也不能让人完全安心…目前大部分希望都押宝在Minnesota的转正,希望能成功。。

4.14:NIU给了无奖offer,Minnesota和Brandeis都转正了,考虑到目前留学情况大概会去Minnesota吧,感谢大家……

4.15:UWM拒信姗姗来迟……decline了NIU的offer

4.16:确定接Minnesota了
——————
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自己的自学经历。所在的哲学系每学期开设的十几门课里有十几门哲学经典品读,培养方案诡谲到《纯批》研读先于哲学史必修课,伦理学经典研读先于开在大三下学期的伦理学导论课;分析风格的课(包括部分研究生课)基本是对着某本中文/英文教科书念,有时候念的还是十几年前的老版本,写过的几十篇课程论文也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除期末成绩以外的反馈。此外一些神人教授也为我的精神状态做出巨大贡献,比如一直贬低英国经验论、离谱到哲学史必修课完全跳过经验论的魔怔文艺谜语长发男(但考试还是要考),中医风水算卦领域大神,以及某几个劳保爹味国师。回想起这些经历,外加反复改破烂ws的痛苦,还是会有些后怕。

在选择哲学留学的两年中,aspasia论坛、豆瓣、恋人、以及我一路上认识的朋友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再一次感谢你们!特别是我的恋人,不仅在寻找申请信息和帮助联系老师中帮了我不少忙,更在我焦虑伤心难过的时候给我提供情绪价值,没有他我的申请应该很难走下去,非常感谢他!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长为能够帮到大家的人!

24 Likes

AOI

  • philosophy of mind, political philosophy

background

  • 复旦,3.5/4
  • 雅思8.0,小分最低是写作6.5

ws

  • 心灵哲学,讨论qualia和mental causation,主要是用一种叫powerful qualities的想法反驳可设想性论证
  • ws是学校本科生研究资助项目论文改的,导师是做心灵哲学的
  • 两倍行距15页左右

letter writers

  • 论文导师,副研究员
  • 学年论文(关于元伦理学)导师,副研究员,做康德研究
  • 课程老师,教授
    (后两个老师的推荐信是让我自己拟想要让他们写什么)

programs
全部都是硕士(还没准备好读博,也觉得申不到好博士项目)

  • 英国: UCL, Manchester, St. Andrews
  •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 SFU
  • 美国:Brandeis, TTU, tufts, NIU, GS, Western Michigen University
11 Likes

Background
WHU 本硕 本科3.82/4 硕士3.57/4
IELT 8 无GRE
(吐槽一下WHU的硕士GPA,计算方法竟然和本科不一样,本科90+算4.0硕士95+才算4.0。我硕士和本科均分都是90,硕士还略高一丁点,结果GPA看上去差好多)

AOI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目前主要兴趣是知觉哲学相关话题以及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Writing Sample
看不同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一共交了两篇,三个版本。

  1. The Difficulties of Inconceivability Arguments.
    模态知识论,探讨从不可设想性推出不可能性的论证是否可行(立场是负面)。是从心灵哲学里经典话题zombie argument的相关讨论中受启发写的。根据不同学校要求交了9500字完整版本和5000字版本,大多数学校交了5000字版本。原本是研一下的一次课程论文,收到老师不错的反馈后就打算当WS。前后找了很多人问意见。去年年初开始,我拿这篇文章去投稿,也是想收获一点反馈意见。在被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桌拒后(没收到任何意见)又投Synthese,经历一次大修后,2.12号很幸运地被确认接收了,审稿人给了3000多字专业审稿意见,帮助很大。很推荐大伙试试投稿,反正没有任何损失(多申个学校还要100刀呢),万一还中了呢?只可惜接收时间太晚了,申请没用上。

  2. An Advertisement for a Kantian Style Semantics.
    试图用对Kant的某种特殊创造性阐释来改进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理论(Phenomenal Intentionality ≈ meaning in the head)。这篇文章跟我当前的兴趣最为接近,大概意思是用康德的规则/图型来解释为什么一些经验有表征内容(比如正常的视觉)而另一些没有(比如疼)。(英国的学校要交研究计划,写的也是相关主题),但是是临时花了3周写的,没找别人反馈意见。

结果:录取和waitlist的5所全是交的第一篇的缩减版。除了我自己陶瓷的两所英国学校外,录我的学校全都有和我感兴趣的方向完全一致的老师,尽管我只是在SOP里提了一下,WS关系与之很小。。。

Letter Writers:
1.研究生导师,形而上学、伦理学方向,上了不少课,可能给我写了个最热情的信。
2.授课老师/本科论文副指导老师,伦理学方向,本科期间上过几门课程。
3.授课老师(外教) ,形而上学方向,本科开始到硕士上了很多节课。找他改过WS,CV和SOP,申请季帮助我最大的人。

Programs applied to (All PHD):

Accepted: KCL; Glasgow;Western Ontario;

waitlisted: CEU Rice

Rejected: Berkeley;Maryland; Cambridge; Notre Dame; MIT; Brown; Harvard; Toronto; JHU; UMass; NYU; UCLA

碎碎念:感觉北美这边快被拒麻了,感觉自己大概率要去KCL,但那边奖学金只能申CSC合作奖学金。我问了导师说之前KCL哲学系没有申CSC的成功案例(但我也怀疑可能是申的中国人比较少),然后问了在读学校的老师,据说去年CSC成功率为60%。感觉值得试试,但又风险很大(考虑到哲学这种人文学科似乎在CSC申请中比较劣势)。现在每天感觉都挺纠结,论坛里如果有申请CSC经验的朋友希望能交流交流!

3.7更新:收到KCL CSC提名了,感觉申请季差不多告一段落了,剩下的学校大多数已经有offer或面试的消息放出来了而我没收到。目前打算赌一把,放弃Western Ontario的全奖去申KCL的CSC,主要还是贪学校排名。如果最终能去KCL的话,也算是达到了自己的预期。

4.16 更新:3月中旬的时候,CSC在受理单位(在读大学)的流程遇到了一些麻烦,由于提名信来的比较晚(其实根本不晚,是受理单位的政策莫名其妙,根本没考虑合作项目),受理单位说我不符合资格。但经过一番维权,目前似乎算是顺利解决了,接下来就看留基委的审核了。未来申CSC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相关政策,提前沟通的话更容易成功。
非常幸运地是,跟Western的教授和负责人聊过后,他们同意如果我没成功拿到CSC,可以去Western,真心感谢他们,所以现在也算是安心了。
最后,由于过了4.15了还没收到Rice的任何消息,我写信问了一下DGS,得到的答复是“you were right on the cusp of our waitlist, which is why you weren’t sent a rejection email initially. ” 。但我看别人很早就在gradcafe上贴了waitlist,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客套话,有几分真假(学校会不告知waitlist吗?莫非这是传说中的“hidden waitlist”?),不过也算是个安慰,要是申请的所有美国学校都是拒绝这一点还是挺打击我的。。

13 Likes

省流版:凌晨惊醒刷邮箱&gradcafe得出自己被马里兰拒了的结论(现已收到拒信)于是心灰意冷痛码这篇帖子的时候收到了ucsd的offer
———————————————————————————
BG: 中9本,gpa 3.79/4.0(给少数ddl比较晚的学校交了3.81/4.0的版本),toefl 109,gre无

AOI: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ve science, practical philosophy

Writing sample: 讨论question sensitivity在lottery paradox上的应用,挖掘了一些formal results以及它们的implications。虽然早在24年初就已经着手准备ws了,但在各个选题之间游走(拖延)了大半年,直到九月底才决定改之前的一篇term paper,之后花两个多月的时间改了五六稿。推荐人们给了这篇文章少则两次多则五六次大大小小的feedback,我也收到了其他一些老师、朋友的feedback,得到了很多特别有帮助的意见,真的非常非常感激大家🙏(消极版本:我对这篇文章并不是很满意,哲学意义有限并且结论trivial,说是formal但又没多少技术含量,但那大概是以当时的条件我能写出来的最成熟的论文了。)

Letter writers (按名字首字母排序):

  1. 外籍博士后,上过一门课(心灵哲学)。因为担心我的mind&cogsci背景不够强,所以问了他能不能在信里提一些上课时的细节,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2. 中籍博士后,梦导,本科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上过两门课(其中一门申请时in progress),蹭过两门grad seminar,应该是最熟悉我的老师,还特别在信里帮我解释了成绩单上的anomaly以及提了对系里事务的参与(他真的我哭死

  3. 外籍老师,上过两门课(其中一门申请时in progress),在系里的其它活动中交流比较多

  4. 中籍老师,上过一门课,ws的前身是她这门课的term paper。虽然平时交流不太多但有努力在她的课上好好表现ww

Programs applied to (按ddl排序):

  • PhD: UChicago, UMich, JHU (withdrawn), Syracuse (off waitlist, declined), UMass (declined), MIT, UCSD (accepted), Wisconsin Madison, Cornell, UCB, Maryland, NYU, Rutgers, UC Davis

  • MA/MPhil: Tufts (withdrawn), NIU (declined), SFU (withdrawn), Lingnan (declined), VT (withdrawn), TTU (declined)

*一条可能有用的信息:参加岭南的面试时被告知他们提前几周才被通知25fall mphil没有funding名额。不知道之后会怎么样,但总归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
小作文

二月前半段朋友们拿到了各种wl/offer的时候我一度什么都没有,不是在收拒信就是在怀疑被默拒,经历了很多自我怀疑和情绪崩溃,也慢慢调理好了今年没phd读了的可能性。大概admission就是一个充满偶然因素的过程,不论是哪些faculty这一年进了committee,还是各个学校放榜的时间,都可能对结果以及等待结果时的心情产生巨大影响。然而这些事完全不是我所能控制的,能在这个时间得到这样的结果我的运气大概已经很好了。

另一个运气很好的方面在于本科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老师、朋友,在ta们的包围中我度过了人生里活得最有意义感的三年多。虽然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位老师几乎都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即将)离开我系了。难过之余唯有觉得能在刚刚好的时间遇到ta们的我真的特别特别幸运。

关于ucsd:在dgs的邮件之外还收到了来自Jonathan Cohen的邮件,其中提到了“group of students and faculty working on topics connected with mind, language, perception, and cognitive science”,所以fit大概还蛮重要的吧…(虽然申请的时候完全不觉得会被录…)

估摸着我也收不到其它的phd offer了,所以加州阳光海滩我(大概率)来了…
———————————————————————————
2.20更新:收到了Arc Kocurek的一封很nice的邮件,说他在committee里,看到我在ws里引了他(24年和别人合作)的文章并且discussed it at length很shocked,可能和我被录取有比较大的关系吧。运气hypothesis证据+1…
———————————————————————————
3.8更新:陆陆续续拒掉了一些ma,祝朋友们都能早点去到想去的地方…
从ucsd的dgs那里了解到一些今年招生的情况:原本的计划是招8-9个人,现在考虑到funding的情况也可能招7个;从wl上录人会prioritize lang, meta, epis and mind因为这些领域have some great new faculty(更真实的原因可能是现在的学生里没多少做这些的(x
———————————————————————————
4.2更新:去了umass和ucsd的campus visit,在两个地方都参加了很多events并且跟五六个faculty还有一些grad student聊了,都是特别特别特别好也和我很fit的地方🥲相比之下umass的优势在于formal氛围超级浓厚,和ling系的联系也很紧密;而ucsd的cogsci资源更多,并且sd的环境有点过于好了…纠结了好些天,最后赶在回国之前accept了ucsd并流着眼泪给umass发了拒信…所以我的申请季就这样结束了,感谢所有人…(以及如果之后有做lang/epis的朋友要申请请一定试试ucsd,这里真的很缺lang/epis学生🥲希望我不会过得太寂寞🥲)
———————————————————————————
4.17更新:因为不想写thesis所以来写点我对申请季(以及过去几个月有关申请学的大思考)的反思。

经历过这几个月我才发觉以前我对申请学实在是知之甚少(即使完整地爬过几次这栋楼)。相比最开始几次更新这个帖子时的想法,我现在最大的感受是admissions的偶然性或许没我想象中那么大(尽管我依然承认它很大)。一个重要的转变契机是ucsd的某位老师告诉我committee里的所有人都给了我的ws很高的分(which着实很令人感动…),我想这至少说明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是因为我的ws engage with了系里某位老师的工作/因为有一位老师advocate了我就愿意录我的(而在此之前我一直overestimate了这些因素。身边朋友的经历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最近重看我的ws,我也发现它似乎没有我印象中的那么差劲,有些之前我觉得(对熟悉文献的人来说)过于显然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其实会更significant一些。可能当我从那片文献中抽离出来几个月后,我更能体会读我文章的committee(who很可能对文献没有那么熟悉)的感受了吧。(当然不同的人读同一篇文章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评价。比如我的某位不喜欢formal philosophy的推荐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倒数第二稿is pretty much unreadable…除开写作上的一些问题他还觉得我文章里最重要的一些formal的部分应该全部扔进appendix…我os:那这篇文章还剩什么。。但我从做formal的老师/朋友们那里得到的反馈就正面很多。最后我改了写作上的问题但没把formal的部分扔进appendix、)

所以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偶然性。仅就committee的结构而言,这一年的committee是由哪些老师组成的,他们review文章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他们是怎么aggregate各个成员的意见的等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可能导向非常不同的结果。其它的偶然因素还包括,to list a few,系里近期的人事变动(if any),这个系(长期或短期内)录取学生的preference(parameter包括但不限于bg、研究领域以及做哲学的风格),这一年pool里方向相近的申请者有哪些,以及这一年系里预期的class size有多大(在funding缩减的背景下这一点的影响可能尤其大)。

一些hopefully有帮助的general tips:

  1. 论坛上已经有不少关于ws话题的讨论了,我觉得很多都分析得很好。虽然到了真的要决定自己写什么话题的时候大概还是需要case by case的分析。除了话题的火热/新近程度,比较不同的projects时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事,比如哪个的idea更好更promising,哪个进展更多(尤其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哪个更accessible能engage更多读者,etc。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倾向于建议写一个current topic(我不了解history所以这条建议可能不pertain to history)。

  2. 考虑到录取中的诸多偶然性,在经济条件/推荐人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多申一些学校(也可以尽早写邮件问fee waiver)。我自己申得不算多,因为我当时觉得fit的phd项目差不多就这些,但在campus visit的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有很多重要信息是只看官网了解不到的(特别是如果申请前没有在北美读书,对各个哲学系的了解可能会非常有限)。Given申请前证据的缺乏,也许一个更理性的做法是多申请,在拿到offer/wl(if any)之后再考虑够不够fit以及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

最后的最后,非常感谢这个论坛上的大家,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也希望能帮到之后要申请的朋友们。:congratulations:大家之后一切顺利!

2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