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s & writing sample & schools applied to

恭喜录utah!我读过Nguyen教授的Game: Agency as Art,写得确实“大开大合”,我有一篇小论文的灵感就来自于这本书的一个脚注,关于constitutivism(他写到他以后会在这个有趣的话题上讨论,期待)。能够感受到他很大量的阅读,充沛的情感,很多很有意思的灵感。

Background

美国某文理学院 BA philosophy + linguistics 3.8/4.0
Uchicago MAPH 4.0/4.0

AOI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esp. Wilfrid Sellars), Kant, German Idealism, metaphysics,Philosophy of Mind (esp. neuro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Science

Writing Sample: A Prolegomenon to Sellars’s Picturing

一篇text-analysis的文章。historically分析为什么Sellars的epistemology和phil of mind体系必然导致了他提出picturing这个概念。全文并没有讲到picturing,而是先讲Sellars在EPM里对sense-datum theorist的批判(myth of the given),再讲Sellars在SM Chapter 1里对Kant的批判(引出external constraint),最后讲C. I. Lewis以及Sellars对他的Qualia理论的批判。综合最后推导出了Sellars理论到达picturing的必然性。目前反思这篇ws的感觉是:1. 没人关心Sellars尤其是picturing,哪怕是McDowell的理论也不关心picturing (an idle wheel),或者说WS主题不够当代。2. 或许直接argue against McDowell在HWV里对Sellars的批判可能更加合适一点?3. argument有点像:我觉得很多哲学家没有读懂Sellars,我这里帮你们解读一下。后来反思一下如果直接defend Sellarsian picturing可能会更好。4. 或许做history of philosophy的dept更多愿意带early modern, ancient, 或者Kant,主申的分哲史比较强的dept也主要focus在Frege, Russell等早期分哲人物,或者Wittgenstein。

Letter Writers:

#1. Thesis supervisor (C教授,一个非常有名的匹兹堡学派学者,强推)

#2. Master Precept (A教授,可能这位咖位弱了一些,刚毕业,但是他给我强推)

#3. Master seminar的教授 (OH去经常听他批判naturalist mind,但因为只上过一节课,可能只是mild,但是也给了我很多ws和sop的反馈)

PhD Programs Applied to:

Admitted: UW-Milwaukee(MA)
Rejected: Cornell, Georgetown, Harvard, Johns Hopkins, Princeton, Rutgers, Stanford, Berkeley, UCI, UCSD, UChicago, UIC, UNC, Notre Dame, upenn, Pittsburgh, UT Austin, Yale
Withdraw: (Brown, Indiana, uconn) wl, NYU, UW-madison, Minnesota. Virginia Tech (MA)

简单说下自己retroactive的路程。大学毕业那年因为一些个人情况其实不打算读哲学了,那时候有比较好的别的机会,但是在申请季的时候还是选择给哲学留一条后路。但由于当时没有考虑申请哲学所以纯粹自己瞎琢磨,没有和教授沟通过,所以第一年就申了tufts bc stanford uchicago的ma。实际上stanford的ma感觉纯纯逗人玩的,bc感觉和我过去研究内容不是很符合,tufts其实很不错但是被拒了,于是最后去了MAPH。本科主要跟了一个做neurophilosophy的教授,所以当时很多研究基本上是跨cog sci neurosci linguistics psych,所以刚来MAPH的时候体验很不好,因为没人做这方面,于是前一学期又经常混迹在uchi的linguistics和psychology部门。等到winter正式开始写thesis的时候才定下来做Sellars的内容,本科seminar做过类似的东西。最后在A教授的帮助下攀上了C教授的大腿。作为匹兹堡学派的一员,C教授基本上是彻底改变我哲学方向的其中一人。在跟C教授短暂的两个quarter的相处里,我从一个非常当代分哲变成了一个非常history-oriented的人。在C教授的手把手改动下完成了一篇我很满意的thesis,在此基础上缩减到了ws的字数要求。

但是今年的申请结果其实是出乎我和C教授以及A教授的意料的。在写这篇帖子的时候我还有wl,但是在二月底我和他们update的时候我还啥也没有。我和他俩讨论了一下申请季的材料问题。C教授本人非常的高傲一人,非常讨厌PGR排名,而且他本身活跃重心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在美国只活跃在匹兹堡圈子里。A教授务实一点,比较了解当前学术圈的情况。我认为我今年的问题大概是WS,原因大概就是上述的几条。A和C教授都不同意WS主题不够当代这个说法:他们觉得申请和job market是两回事,但都同意WS可能argument比较弱。C教授觉得20页很难把picturing的形成原因讲清楚,所以写argue against 或者defend an argument会好很多。A教授同意,但加了一句可以换一个更加和当代接轨的主题,比如Sellars的metaphysics或者Sellars-Brandom expressivism的一些话题。当我提出或许我可以做一些更加trending的内容的时候,俩教授都不是很认同我的观点。C教授本身就不喜欢当代naturalized各种领域,所以比较有点不屑。A教授认为做trending的话实际上面临的竞争压力或许更大。也不无道理。另外的问题就是Fit,其实pittsburgh没录我的时候我大概有点感觉今年是要完蛋了。因为是C教授带出来的,所以本身我不是很fit大部分学校hhhh,另外我虽然也做Kant和Hegel,但是Kant就有点像是辅助我解读sellars,hegel是辅助我解读McDowell,都不算是正儿八经的研究过。所以我可能二硕会扩展一下我的aoi。

聊到最后的去处。Brown不抱希望,Indiana和uconn的话我仔细想想可能也不太会去,再加上milwaukee教授多次和我主动connect,领域也比较重合,最后可能会直接commit to milwaukee啦。还有就是我的好朋友说,如果一个学校里没有同学和你研究相同的东西,大概率是不会很开心的。虽然确实很不甘心,但是回想一下可能真的开始认真对待哲学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就当自己的两个硕士重读了一下本科hhhh。不觉得最后去哪个学校代表自己水平怎么样,事件的意义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会有,并且每次都不太一样,anyway good luck to 26fall applicants,你们可能是最难的一届。

3/21/2025 update,已经commit to Milwaukee

9 Likes

这个网站的主要数据问题是什么呀?我感觉有一点是它数据处理没有考虑到比例

提供一个摆烂大王的奇怪背景案例……
Background
本科北大医学 (毕设在神经科学lab做孤独症的), 哲双+修双前在哲学系选的课总绩点3.58/4.00 (有两门课成绩爆烂 ≤ 80)
一硕爱丁堡MSc Merit 65
二硕爱丁堡MSc by Research 在读 目前没成绩
平平无奇的成绩,纯兴趣导向驱动者,卷不了一点。

AOI
Philosophy of cognitive science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epistemology, social philosophy (norms)

Coursework
Undergrad:

  • Phil of Science, Language, Epistemology, 很简单的一门Logic
  •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很多political thoughts (都是偏history的研究路径,当时上得很开心,但和现在感兴趣的东西除了课名都没什么太大关系)
  • 还有一堆别的更无关的课就不写了

Grad:

  • Mind Language and Embodied Cognition *2 (其中一篇从schizophrenia出发写的salient network和language在social interaction中的协同进化)
  • Information (coursework: conspiracy theory)
  • Feminism (courseworks: structural injustice; self-pleasure)
  • Proseminar (coursework: Seneca’s On Anger)
  • Virtual World (Chalmers 那本书,大杂烩难以分类)

MSc dissertation和MScR的project都在讨论social cognition (proposal: social scripts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mindreading in everyday social interaction) 极其偏门的一个话题,虽然我觉得很有趣……
btw本科哲双的毕业论文写的expert knowledge,当时自我感觉还行,现在看就是非常烂的一篇学术垃圾 (不忍重读)。

Writing Sample
Objection to Pluralistic Model Theory and an Alternative Social Script Account of Mindreading
二硕大论文起始点的部分讨论,主体部分是对Spaulding‘s pluralistic model theory 的部分主张的challenge。我觉得写得蛮烂的,和我导讨论过一次,论证本身应该没有太明显的问题,但并没有(来得及)充分proofread,也没有给更多的人读过,只是我自己改了一遍。当时精神状态极其糟糕,苏格兰这个魔鬼十一月实在不适宜人类生存。
以及这个话题确实是不大主流,我觉得ws选题冷和写得烂大概是申请结果很一般的直接原因。

Letter Writers
#1 一硕毕业论文&二硕导师,方向social cognition & general phil of mind and cogsci,她现在貌似做infants, culture, scientific methodology 比较多。
#2 两门拿了first的课的老师,方向mind, language, sci&cogsci。我给他的课写的是schizophrenia和conspiracy theory,和申请aoi比较相关。
#3 本科医学院的毕设导师 (ASD lab),考虑到给她打了很多免费工所以比较方便麻烦她 (bushi) 严肃来讲就是毕竟孤独症和social cognition强相关,算是给empirical studies的交叉学科背景背书吧。

PhD Programs Applied to
Accept: York
Waitlist: OSU, Cincinnati (准备withdraw了), Miami, Western, FSU
Pending: CUNY, UCLA, CEU
Rejection: Maryland, UBC, UCSD, UMass, JHU, Cornell, UWM, Toronto, UC Riverside, UT-Austin, UPenn

top校没怎么敢投但也被拒麻了。
York总排名不好看但是cogsci确实很强也很fit,Kristin Andrews录了我当RA是真的非常开心,毕竟就是为了她申的York,她的几篇文章算是我的研究起点,虽然严格意义上我并没有在认真做animal minds :joy: 22年我被lock在学校边发疯边搞毕设的时候,Evan Westra来我校present他和Andrews合写的一篇文章,很巧合地我去听了这个会,然后意识到似乎能和我目下正在制造的讨厌的实验室学术垃圾联系上,算是下定决心来读哲学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决定还是继续当几天海王等等其他结果 (有没有同学能帮我分析一下wl的学校 vs York,说实话我现在对北美学校的环境氛围也不是很清楚orz)。

最后,虽然我很喜欢爱丁堡这个城市,也很喜欢爱宝哲学系,但placement实在太残酷了,在英国申博的优势也因为奖学金的困难而更加微不足道。如果有准备26fall及以后申硕的本科生同学,且你确定要读美博,且你能看到这条post,切记 (尽量) 不要来英国读硕士,除非你能申上Oxford BPhil……

——————————
4.10 update
1)收到了FSU的offer,funding比York多且生活成本比多伦多低
2)Kristin(大概率)要去CUNY了,RA导师会换人(York的老师太热情了,真的会增加我拒offer的道德负担🥲)
3)OSU和U Miami至今尚未从wl里录任何一个人,OSU是因为上一档学校缩招所以预测offer大概率超发,Miami是因为dean还没通过department的申请……Miami的dgs好可爱啊她甚至会在邮件里回emoji😢
4)最近风闻很多F1被无理由取消的案例……

有没有朋友可以帮忙提供些建议😢

8 Likes

虽然这好像是个大家一直很经常说的事情,但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判断选题冷不冷/主不主流……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定义主流/冷门话题,以及究竟哪一种主题的ws更好……
比如我的ws是对一个本来就不是主流哲学方向 (A = social cognition) 下面的一个小问题 (B = ToM) 的一个理论阵营 (C = pluralism) 的一种假设 (D = pluralistic model theory) 反驳,大多数人了解程度也就到B了,相关领域的人应该能了解到C,但不一定知道围绕C的相关debate。而且从绝对数量上来看现在做B/C的人也不算多。所以我推测能relate到我在讨论什么的committee应该是有限的。(申请的时候我就觉得York应该能录我就是因为Andrews就是C的提出者,所以她们肯定能知道我在说什么lol)
如果define主流话题我觉得 either 讨论CD的人足够多 or 讨论一些上游话题?(只是猜测)
不过,好像也有看到说法是选题不重要,主流冷门都有利有弊,重要的还是写作技术本身。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就只是单纯我ws写得烂了hhh

1 Like

yep,就是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就是大多数学校会统计每个学生的placement,但有少数学校不会统计,placement是由学生自己报告的。后者收集到的数据可能就很不全了,因为那些申的不好的学生也许不会主动报告自己的结果。

get了。就好像本报喜贴哈哈哈哈

我觉得在philpaper里用关键词搜到几篇高相关的论文,点进去看看右边引用/被引用、下面相关文献,这些文献的关联性松紧程度和发表时间,可能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不过有一个还不少见的偏差(?)是很多人都感觉自己做的工作非主流哈哈哈。或许是因为哲学本来就什么都研究,把“非主流”的人数加一起可能都超过主流人数了

2 Likes

你的方向跟我好像哦,但是你学历背景比我好很多,我还想之后phd申york的,现在感觉有点悬hhh

定选校的时候是计划拿York保底的,也没想到结果这么惨痛……不过我觉得我的哲学训练其实不算很充分,很大程度上是在靠学位证浑水摸鱼,好的ws和匹配的sop应该在申请过程中更重要吧。Good Luck!

我觉得除了题目本身的火爆程度之外(火爆的题目,比如inquiry,就是那种不做芝士论的人多少也有所耳闻的东西),可能还要看题目对于大多数人足不足够accessible。就是,看懂这个题目需不需要一定深入到这个领域读上个十篇文章才能明白在讨论什么的那种话题。

1 Like

今天跟它们的chair of grad admission聊,他说之后还会再来两个新faculty members. 感觉这年头还能持续推进招聘属实是positive sign :face_holding_back_tears:

1 Like

补充一个可能有用的关于小众问题域WS的写作方法,是我改WS的时候我的两个推荐人(我的外教导师,还有爱做面包的劳模外教)给我提的。

借用楼上uu提到的一个区分,我的WS话题相当于是在一个学者相对较少的A领域(和伦理学还有ME大类比起来比较少)回应B问题的C立场。写作的时候我的两个推荐人都要求我减少概念的链条,就是避免使用过多的概念术语或写太多术语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是如果非要讨论某个学者的理论框架,尽量多用自然语言去概括和解释她的理论,而且涉及到她的术语最好是你会在文章中作为核心回应的;
二是如果自己要提出一个概念框架,尽量使它足够简洁,而且也要多用自然语言(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也尽量多用自然语言“讲故事”),让这个框架所涉及的你提出的概念能够被在intro里介绍清楚。
“清楚”的标准就是比较老生常谈(?)的:没看过你的文章的人能看懂你要讨论的理论和社会问题什么,你的框架对问题讨论的贡献是什么,你和C立场的区别是什么,以及要区分你的立场是要彻底反驳C还是要扬长避短比C做的更好。

可以在写作之后,直接搜索使用的每个概念术语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如果是二三十次就可以先留着,少于十个甚至是个位数的话就可以考虑想办法删掉了。先从出现次数最少的概念术语开始修改。

我不清楚以上方法用于M&E领域是否合适,但是在社会哲学的相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些分析现实社会问题的理论时,以上方法应该还是很有用的。

我自己是实践得不太好的,首要原因就是成文太晚了,而概念链条的修改需要在成文之后进行,而且这个修改需要花很多时间,经常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WS写作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先要写出来一个完整的文章再想怎么把文章改得更清楚明白从而让更多对这个问题零基础的听众愿意听,第一稿不用太完美主义。

8 Likes

据我了解的某位4-5年前的毕业生的说法,在他们同届lingnan有做normative ethics的申到usc的,大约placement上限还是不错的。不过由于他们样本比较少(一年就一两个人的样子)可能还是要发邮件问问读过的uu。而且今年没有奖了xd

分享样本+求建议 :pray:

Background
985哲学本硕,硕士期间美国交换一学期
GPA:本科4.49/5,硕士无GPA,交换平均A-
TOEFL: 104(口语23)

AOI: Epistemology, Value the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Writing Sample: Understanding-why as grasping more dependency relations
讨论理解的本质,主要论证流行理论缺了一个必要条件,最后给出的理论能统合understanding-why和understanding-that。内容不是很有兴趣细说了,但想总结一下艰难的写作过程:3-5月精读相关论文;5月想到一个点子(关于understanding people)后放弃,采纳导师建议围绕Strevens2024写,6-7月写出初稿、按导师意见改出二稿,8月收集到三位peers特别详细的反馈(非常非常感谢),但本身就不满意框架+被反馈overwhelmed,几乎下不了笔改。9月重新构思、继续读文献,10月-11月重写出第三版,按导师和另一位外校知识论老师的反馈小修(虽然那位老师建议我把文章砍掉一半)。(由于研三第一学期要预答辩,10月底把硕士论文写完了,比较欣慰的是融合了原版和新版ws,以及5月放弃的点子。)

Letter writers: 本硕学校的三位老师

  • 导师,四五年来手把手教会分哲,特别是知识论
  • 外教,主要做形而上学,上过两门课,其一是超小班模态逻辑研讨课
  • 有访美经历的中哲老师,凑数的第三封(交换学校的老师都以没有合作过、不够了解为由拒绝了推荐信邀请)

PhD Programs applied to:
美国:UMich, UNC, Georgetown, Colorado Boulder, UMass, Syracuse, Notre Dame, Texas Austin, Harvard, Northwestern, Cornell, USC, UCSC, NYU, UConn, Miami, Rochester, UCI, Oklahoma
加拿大:Toronto, Western, McMaster, York
欧洲:CEU

MA Programs applied to:
美国:NIU (GAship), UWM
加拿大:SFU

Accept 4/Waitlist 4/Reject19

出结果前是真心觉得会被全聚德,所以已经很感恩了。waitlist中诚心等UMass,他们的wl不排名,但我较晚收到通知。还是抱有一线希望。Syracuse前几天说剩3个位置,我是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方向wl的第四。York是high on wl。

accept中倾向Oklahoma,因为有特别match的Wayne Riggs,做virtue epistemology, social epistemology, understanding, open-mindedness, luck,我过去几年都接触过并且愿意做。还有两位做知识论的老师。给的钱是最多的,听说氛围不错,低压。缺点很显然就是排名和大农村坏境,或许还有龙卷风。或许有朋友能给些关于OU或Wayne Riggs,或其他几所学校的信息,或任何建议(包括现在去加拿大会是比美国更好的选择吗),感激不尽🙏

6 Likes

或许我们几个可以一起去加拿大🤣如果uu最后决定去的话

只是一个一般的视角:如果加拿大的学校不是明显地比美国的差(比如基本没有合适的老师、placement太糟、funding太糟),我感觉可能目前看起来还是加拿大靠谱一点。另外,dissertation committee一般也需要一个external member,所以如果有一个特别想合作的老师也可以看看能不能以这种或者别的方式跟ta联系上然后合作。

不过话又说回来,Western好像褒贬不一,我知道的是有人不喜欢它们的climate;而且我也不知道它们知识论什么情况。麦马喔没有了解。所以可能具体来说这两个地方也不比OK强多少,可能就是有一些Canada vs the US的geographical因素吧……

western的dissertation external member好像是我现在的supervisor来着。。。但我也不清楚他的职责是什么,可能只是负责论文外审。。。

还是来发一下好了

BG:荷兰本科(主专业社科8/10;第二专业哲学8.2/10;德国硕士gpa目前1.6;雅思8.5(很多学校要。。。虽然本硕都是英授)
AOI:philosophy of math; metaphysics; logic; mereology
WS:potential infinity in higher-and-first-orderism

推荐信:chair, philo physics prof, 和 philosophical logic的prof

Programmes applied to (PhD)
(申请的学校非常非常少,主要是因为1)本领域学生圈子太小,比我能力强的认识好几个。。他们申请的学校我都避开了;2)私人原因,有些州直接就没考虑。。不过现在后悔了)
admitted: UIUC, UConn
waitlisted: UMass, OSU

申请的准备真的很潦草,WS是课程论文,而且是夏季学期ddl前刚赶出来的,10月才写完。。然后也没给人看拿feedback什么的,直接自己revise了一次之后就当WS用了,请大家引以为鉴。。SOP也没有认真修改,唉。。总而言之,整个硕士第一学年阶段压力巨大,不仅是学业压力,当时住得也特别远,天天和房东吵架,每周还有20hr的班要上,各种各种。。。其实申请这个事情也是临时决定的,本来想延毕来年再申,但是自己在德国呆着不开心,motivation也特别低落。。但是还是决定说去吧,去了修养修养,调整心态再看了

6 Likes